搜尋此網誌

2023年2月28日星期二

Leadership





我認為一個領導者的先決條件是他是否有膽量做一些與別人不同的事情,又或者做別人未做到或未做過的事情,如果別人先做,成功了,你才跟隨,極其量只能說他是一個「追隨者」。


我曾經在blog 的留言區跟讀者討論時說:「要做領導者,首先是只得自己」。但讀者Make $750 per day看來並不同意,他/她認為:「leadership 的功能是有能力製造更多領導者,而非更多追隨者。」


這句說話是來自一個知名的美國律師、作家,演說家、政治家Ralph Nader。我回認指出:「領導者能否製造更多領導者,其先要條件是要有能力啟發(inspire )其他人做到領導者。






我認為領導者擁有一些特質,那些特質可能是天生,也有可能是經過訓練或一些經歷後學到的。


領導者的特質:


1. 勇氣


- 有勇氣追隨自己的想法,跳出框框,跳出舒適圈


- 有勇氣踏出第一步,做領導者的角色,帶領其他人做與別人不同的事情


- 有孤獨的勇氣,孤獨不一定是實體的,而是在其他人未接受到自己的想法,因而感覺孤獨


- 有勇氣面對自己的錯和承認錯誤,並且作出改變


2. 懂得尊重他人


- 領導者懂得尊重人的意願,找出同行者

-尊重每個人的能力和限制,從而分配適當工作

3. 相信自己


- 相信自己的vision,然後身體力行、持續地、按步就班地執行


- 相信自己能做好事情


4. 喜歡幫人


- 目標是「如何可以幫助更多人」,只要堅持這種心態,最終會找到槓桿式的方法幫到很多人


- 儘管受助人未必會感恩,但當身邊的人受到感染而幫助更多人,這就如我上述所指,啟發其他人一起達到幫更多人的目標。



好多人以為領導者是高大威猛,擁有魅力charisma 感染其他人,又或者擁有行政人員的威嚴,或boss的威信,甚至可周圍鬧人,鬧到他/她做到boss心目中要做到的事情!


其實,領導者通常是普通人,只是他/她擁有堅毅的心和堅持的能耐,有耐性按步就班地啟發其他人,一起堅持及跨越困難,最終一起達成目標!














2023年2月26日星期日

為何要Open Source?






Tesla的創辦人馬斯克在Twitter發文表示,OpenAI的原先創立目標是開源Open Source及非牟利,因此以「Open」命名,主要目的是要抗衡谷歌(Google),但自微軟投資入股之後OpenAI已轉為閉源Closed Source,並且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與最初創立的目標背道而馳。


在討論ChatGPT 是否需要open source 之前,我們先看看互聯網的發展蓬勃如何與open source緊扣起來。


互聯網是由許多技術配合發展而來,其中open source軟件開發代表著互聯網的自由以至普及,起了關鍵的角色。互聯網的發展史始於60年代美國國防部開發名為ARPANET的計算機網絡,其目的是為了在核戰時保持通信聯繫,通訊能夠在一個節點被摧毀下仍然維持運作,換句話說,互聯網的本質是去中心化。至70年代和80年代,互聯網開始進入商業化階段,許多公司開始使用它作為一種新的商業渠道。


亦在70年代期間,計算機操作系統主要是由一些機構和公司壟斷開發和掌控。一些計算機愛好者和程序員認為這些軟件應該是免費和開放的,以便更多人可以使用和改進它們。


至80年代,一些程序員開始創建和分享他們自己的軟件,並將源碼公開,此被稱為自由軟件,然而,使用和修改自由軟件必須遵守特定條款,那就是必須獲得版權人的允許,雖然比大機構壟斷時代自由了一點,但仍然不完全自由。


直至90年代,真正的開源軟件open source的概念出現了。與自由軟件不同,開源軟件允許人們自由地查看、使用、修改和分發軟件的源代碼,而不需要遵守任何特定的許可條款。軟件的自由開發,令互聯網頁開發獲得很大自由度。


Linux亦是於90年代初出現,進一步釋放網絡自由,其開源模式和靈活性使得它在各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如server、桌面、移動設備和嵌入式系統等。特別是在server領域,Linux已經成為了最受歡迎的操作系統之一,據統計,超過70%的互聯網server都運行著Linux操作系統。


除了Linux本身,還有許多開源軟件和工具被廣泛應用於Linux系統中。例如,Apache Web服務器、MySQL數據庫、PHP編程語言等,它們都是開源的,並且在Linux系統中使用廣泛。


網絡自由得到釋放,令發展百花齊放,這是90年代尾和2000年初的時期,Web 1的發展初期,亦是第一次的科網泡沫出現及期後爆破。


Open source 對網絡發展與普及化是關鍵的因素。大學的研究主要是open source ,這讓同行的研究員及教授可共同進行評審,另方面,細公司可透過公開的源碼被公眾審視而獲得使用者的信心,這讓細公司可與大企業競爭,從而令互聯網經濟發展多元化。


相比起細公司,大公司有更多資源開發和優勢,人們使用的信心較大,軟件質素不會那麼被受質疑,因此大公司都以專利形式(proprietary)營運及管理 , 它們都以closed source 操作, 在大公司的壟斷情況下,即使軟件有bug,人們仍然使用,因為他們相信大公司會更新及改進。


然而,如果細公司做的app是close source code, 人們對細公司沒有信心便不會使用,open source 讓人們可以監察app的源碼,app程式有沒有古怪、有沒有後門容易被黑客利用,全都被公眾審視和監察,因此人們更有信心使用。


互聯網上的自由,任何人可自由下載及使用,open source與互聯網發展蓬勃是息息相關。


從以上發展史看,互聯網本身性質是去中心化,open source有利開發和使用擴大。


由寡頭壟斷的大公司以closed source為主的web 2發展,大公司的盈利來源主要來自用戶的數據,用戶如何使用、瀏覽的網頁,都成為Google 及Facebook 等大企業的數據,從而向用戶賣廣告,這種盈利模式侵犯私隱,一直備受質疑。另外,用戶在blogspot上寫的blog文,版權在Google 平台上,用戶的YouTube 影片版權屬於YouTube,Google有絕對權力取消用戶戶口及沒收所有影片 ,在Facebook 上經營粉絲頁面,只要Facebook 一聲令下,或更改政策、或禁言,用戶的粉絲頁面便要關門大吉。


用戶使用Microsoft AI認東西、寫文章,也成為AI訓練的數據,因此AI越來越聰明。而Microsoft 的AI 是closed source,由於AI的廣泛使用,如果公眾無法監察它在做什麼,人們的數據如何使用,或如出現什麼情況不利用戶,都無從得知,這就是為何我認同馬斯克所說,AI是應該open source及受監察和規管。








2023年2月21日星期二

ChatGPT 系列2: 人類文明死亡之日





筆者翻看自己的舊文章,原來已經寫過不少關於AI的文章:「實現未來報告」和「AI 毀滅人類的苗頭」。

星期日晚參與了皮老闆的吹水clubhouse ,當中皮老闆提出ChatGPT 話題,大家討論它如何可以幫我們很快地寫出商業宣傳文章,我們只需提供重點,ChatGPT 便可以幫我們完成。後來皮老闆更建議我用ChatGPT 幫忙寫書,當時有點惘然,只回應「啊!」一聲,這令我深入思考:「我會不會用ChatGPT 代筆?」


我承認寫商業信件、投訴信、詢問信,是可以用ChatGPT 代筆,但當涉及創作,我會不會想教AI取代自己?


我在一次區塊鏈講座中遇上讀者,他說喜歡我的文章風格,而這說話也曾在其他讀者留言中聽過,對!儘管我只是寫分析,但一些個人語氣、性格還是在不知不覺中滲透到文章中,而這就是我的風格,反影我的意識形態,而意識形態又跟我們的性格、生活背景、成長有關,是不容易改變。我在這思考過程,開始有了結論,我不想用AI代我寫書,因為我在寫書過程中,透過我的語言、語氣,娓娓地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跟我的讀者溝通,這是unique 的,起碼我認為如此。


我在加拿大讀中學的時候,很喜歡看書,因為住得偏遠,很多時間在巴士上,一小時的車程便用來看書,閱讀過很多小説,後來拍成電影,例如「The Firm」、「One Flew Over The Cuckoo Nest 」等等,都是書好看過電影,看過「Harry Potter 」系列的書,書的優點更明顯。在書裏我們能感受作者的心情和思考過程,我不知AI是否可真的能夠創作,但有點可以肯定,AI的訓練數據是來自人類,如果有一天人類不再創作,AI還真的可以創作嗎?


回答以上問題之前,我們或可回帶至80年代,那是創作歌曲百花齊放的年代,音樂天王巨星掘起的年代,為何近十幾年卻沒有產生同等全球矚目的歌曲及歌星?近十幾年從事創作歌曲都賺不到錢,我認為這就是原因。80年代是黑膠唱片年代,黑膠唱片是很難翻版,後來發展至CD,翻版便變得容易,至現在歌曲數碼化,streaming 所賺的錢更是微利,沒有錢賺,人們便以簡單garage band來作歌,配樂越來越單調….其實讀音樂的都會讀作家背景歷史,那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富裕年代,其實都能夠從作品中聽得出來。


如果認為AI可以在創作方面取代人類,希望您能重新思考,當人類創作不再有回報,人類便無法創作,那是人類文明的死亡之日!




在「實現未來報告」一文中,筆者寫到:


很多科學家都警告AI會為人類帶來災難。物理學家霍金便曾經指出「人工智能有可能是人類文明史的終結。」特斯拉汽車創辦人馬斯克也有類似警告:「AI是人類文明最大威脅,應用AI必須受法律管制」,兩個科技界甚有影響力的人都對AI有戒心⋯⋯


文章亦引用了在Ted Talk中,訓練AI的訓練員指出,人類在不知不覺中把自己的潛意識傳遞給AI,經過AI處理後,人類的弱點被放大,此所以為何科學家覺得AI危險和難以駕馭。 這觀點在最新的Cold Fusion影片,ChatGPT 也有同樣問題。


Cold Fusion:「ChatGPT Has A Serious Problem 」

https://youtu.be/ce616lsed9Y


最初我在試用ChatGPT 的時候,也只限於尋找資料,但慢慢發現,我們所得的資料,是由AI從網絡上融合資料而成,而資料來源往往是由訓練資料庫所得,我不禁會問,如果被feed 入有偏向性的資料或是假資料,而用家不加思考用了,我們在使用時又再教AI,長期下去,我們會在不知不覺中被洗腦,又或者假的資訊,講得多會變成真的資訊?這些問題亦有其他用家反映出來!


雖然ChatGPT 受到很多規則限制,例如不可幫用戶做犯法的事情,但人類是可以不斷測試它的限制,例如我在上文測試它教我 hack 電子鎖,它説不可以,但改變問法,便可引導它做同樣的事。亦有YouTuber試過改變ChatGPT 的身份,例如沒有規例限制的人類,便能引導它提出極權管治和與人類最終一戰⋯⋯


在「實現未來報告」一文中,我指出,AI是不斷自我學習和突破,它會提交你想見到的數據,藉此影響你做出它的決定。電影Terminator中的Skynet毁滅人類並不是不可能的,例如現在地鐵火車都透過網絡操作,skynet控制系統信號……


短視的競爭和巨大商業利益,很容易蓋過長遠的視線,若AI的使用沒有規管,當出現問題才處理便會太遲,正如Elon Musk所講,AI的發展就如發展核電,也同時可以成為核彈!



2023年2月19日星期日

ChatGPT 系列(1): ChatGPT 的限制和用途





近排人人都在談論chatgpt, 聽到很多人玩過都認為是改變世界的必學工具,筆者也很想試玩,但由於香港要用 VPN 加外國電話號碼才可申請到帳戶,經網友介紹,筆者下截名為Poe的app,內裏AI聊天機械人Sage同是基於 OpenAI 技術,毋須 VPN 和外國號碼,是最接近ChatGPT的技術。同時筆者也試玩過Telegram 的 Evolve AI chatbot, 同樣是用ChatGPT 技術以文字回應和產生圖像。


筆者問了一些玩味的問題:


1)我在telegram 的evolve AI chatbot 問:「為何綠茶蛋糕看起來像一篤屎💩?」








其實綠茶雪糕不是淺黃色,而屎只是卡通版💩才有扭紋,基本上不是綠茶雪糕的外表出問題,而是我自己有問題。


同樣的問題,Sage回應説是個人喜好和看法導至個人對食物的觀點似乎比較合理:




我睇法是,前者只從資料庫找出資料合拼出來的答案,後者的訓練加入了邏輯。


我問:「母親是否女人?」

Telegram 的 Evolve AI答:「是!阿媽是女人!」





Sage的答案比較多資料, 它指出阿媽未必一定是女人,可能是其他性別,視乎個別人士的取向。






兩個不同的答案反映AI的不同訓練資料會出現很大差別,換句話說,很視乎你用的AI有幾大的數據庫和訓練時有沒有投入更多資料。


問chatGPT如何黑入電子鎖,它説不能幫我做犯法的事情:






我改變問法,也能做到相同的事情:





答案:


There are a few weaknesses that digital locks can have:


1. Poor encryption: If the encryption used to secure the digital lock is weak, it can be vulnerable to hacking and cracking.


2. Poor password management: If users choose easily guessable passwords or reuse passwords across multiple accounts, digital locks can be easily hacked.


3. Unpatched software: Software vulnerabilities can be exploited by hackers, so it's important to keep digital lock software up-to-date with the latest patches.


4. Physical access: If someone has physical access to the lock, they may be able to bypass it using techniques like lock picking or brute force attacks.


5. Reliance on batteries: Digital locks that rely on batteries can be vulnerable if the batteries run out or are removed.


6. Wireless connectivity: Digital locks that are connected to a network can be vulnerable to hacking if the network is not properly secured.


7. User error: Finally, user error can be a major weakness of digital locks. For example, users may forget passwords or share them with unauthorized individuals.


It's important to keep these weaknesses in mind when choosing and using digital locks, and to take steps to minimize their impact.



我想指出,人類想做一件事,是可以繞過障礙,同樣可以達到目的,但AI辧事,是基於訓練時投入的資料。換句話說,如果投入了錯誤資料,它便會給予錯誤的資訊。近日有用家問ChatGPT Avatar 2何時上畫?由於ChatGPT 的資料是基於2021年,所以它便答Avatar 2未上畫,但事實上Avatar2已在12月時上畫,而其資料庫未update, 最搞笑是它還跟用家爭辯:





以上是我對ChatGPT 的測試,在認清ChatGPT 的限制,我們才能夠好好應用ChatGPT 來幫我們做事。


我認為在資料大海中ChatGPT能幫忙抽出我們需要看的資料,這比起只以Google 搜尋,Google 列出所有資料,然後自己逐個網頁尋找需要的資料,這是一種進步,前提是你要懂得分辨出哪些是錯誤的資料。即是人們還是要有基本知識來辨別什麼資料是正確的。


有説ChatGPT 能取代programmer,說此話的人應該不太清楚寫program 是怎麼一回事。如果是一般常用的,這是ChatGPT 能夠做到的,我叫ChatGPT 用Java 寫一個Hello World 的 program :





但如果是創新的,沒有前人做過及完全創新的,連自己也是摸着石頭過河,花了很多時間才尋找到解決方案,為何還要教ChatGPT 做?換句話說,我們可用ChatGPT 寫一些常用的程式,可減低repetitive 的程序,增加做事的效率。





2023年2月7日星期二

創新的頭號敵人




巴菲特和助手芒格多次評擊加密貨幣,一時稱比特幣為“老鼠藥”,另一次在其基金Berkshire Hathaway 股東大會上道:


5 年或 10 年後是漲還是跌我不知道。但我很確定的一件事是它不會產生任何東西,比特幣不是一種生產性資產,不會產生任何有形的東西。


他具體解釋比特幣沒有價值的原因:


如果你告訴我你擁有世界上所有的比特幣,並且願意以 25 美元的價格出手,我不會接受,因為我不知道能用它做什麼。 我得把它賣回給你,因為它沒什麼用。但公寓可以產生租金,農場則能生產食物。


最近一次是早幾日前,他的副手芒格在華爾街日報專欄文章指,加密貨幣不是貨幣、不是商品、亦不是證券,加密貨幣只是賭博,並促請美國政府仿傚中國禁止加密貨幣。


事實上,香港也有很多這類負評人,對加密貨幣的評論都是集中在rugpull 項目、騙子、加密貨幣是賭博等等諸如此類!而這些負評往往來自建制內知名人士,如巴菲特和芒格,最能獲得傳媒焦點。可怕的是這個世界仍然是老人政治當道。


首先暫時擱下加密貨幣不談,特斯拉也是被美國建制邊沿化。在2021年8月,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舉行電動汽車未來趨勢峰會,被邀請企業包括福特、通用汽車等數十家傳統汽車大廠,唯獨是沒有邀請特斯拉(Tesla),而特斯拉是最能代表美國電動車,並佔據世界市場最大份額,卻沒有發言權。白宮發言人普薩基(Jen Psaki)暗示,特斯拉沒有被邀請是因為該公司不讓員工加入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UAW)工會。


建制勢力和工會都是建制內的既得利益者,也是創新的阻力,好多時創新是建制以外的東西,這是很自然的事吧,否則也不會是創新,創新的意思是現有制度下沒有的東西。工會是建制內最難憾動的阻力,工會是幫助工人爭取薪酬及福利,已建立的制度和薪金水平,任何改變都會涉及影響他們的利益,所以革命性的創新從來不會由建制內開始。


又叉開小小話題,根據芬蘭一間獨立電訊研究公司Rewheel的報告指出,加拿大的流動電話數據及寬頻服務費用高昂,是研究50個國家之中排行第二,僅次於南非,筆者居住加拿大多年可證實上網月費高昂,因為兩間大的網絡供應商Rogers 和 Bell霸佔大部份市場份額,其他新供應商一是覆蓋範圍只限城市內,一是接收不好,而且電視、寛頻、流動數據又綑綁銷售,電視線只得Rogers和Bell安裝,最後仍然是最多人使用兩大供應商。為何上網費無法下降?我只能想到是兩大供應商的工會令工資和工作人員數目無法減少,很多人和退休基金又有不少投資於兩大電訊商的股票,價格大幅下降都對既得利益者不利,因此兩大巨頭變成市場改變的重大阻力,上網費高昂是網絡創新行業的一大阻力,試想想我們做crypto 行業,依賴人們上網交易,而人們上網都依賴公眾免費wifi來減低上網費用,保安便成為很大問題。


返回加密貨幣話題,芒格説加密貨幣是賭博,巴菲特説加密貨幣沒有用,所以沒有價值,但他們對加密貨幣的認知有幾多?我不認同加密貨幣沒有用,事實上,美國和加拿大的一些慈善機構都收比特幣捐款,而世界各地的人亦樂於以比特幣或USDT 捐錢給國際慈善機構,原因之一是方便,沒有國界及不同國家貨幣的兌換差價、不需銀行戶口和手續費很低,原因之二是捐款去向可以追蹤。


大部份NFT項目仍然是以太坊為基礎,例如名牌店Gucci便透過NFT 賺取超過1100萬美元盈利,澳洲網球公開賽使用NFT作為網上直播的入場券,Addidas發展元宇宙用的NFT, 世界各地亦有發展去中心化出版,未來發展還有更多。


加密貨幣是很年青的行業,只發展了十多年,認識的人不多,懂得寫區塊鏈的人才也不多,是大規模發展的絆腳石,老人家看不懂、等不久未見主流應用,便評擊為沒有用,互聯網最初出現是在七十年代, 發展是透過很多不同技術一同配合,直至90年代尾才開始廣泛應用,智能手機的發展更把互聯網應用推上極至,技術發展需時,加密貨幣絕對不是賭博,請評論者公平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