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4年2月27日星期四

水緊兼打老虎?




近日人民幣急跌,似有走資情況,但看一年圖,此情況又不是未見過,去年6月人民銀行發行央票「吸水」,令銀行資金緊張,人民幣亦曾經急跌

圖一: 美元兌人民幣




上週至現在,人民銀行多次正回購,已回籠資金二千多億元人民幣,反映2014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偏緊。不過,比較兩次SHIBOR的反應(見圖二、三)2014224SHIBOR 的反應比20136月冷靜得多,似乎不是坊間所傳金融危機先嘯。

圖二: 2014621SHIBOR






圖三: 2014224SHIBOR 



近日人民幣急跌,有分析指匯率中間價和即期價雙雙走低,時間上之巧合顯出有有引導性的管理行為,目的是打擊套利資金,筆者在此不贅。

中國去年12亦沽了美債,根據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中國去年12月減持美國國債478億,但同時傳聞人民銀行買了黃金,導致近日金價回升至1,341美元,若佩合以上匯率引導性貶值動作,很大可能是央行擴闊匯率上下限波幅做準備,並加強黃金儲備,作為增強人民幣信心基礎,看看是否這樣發展,如是者便需多多關心金價走勢了

另外,201411日起,中國實施新法規要求個人需要通過國家外匯管理局申報海外金融資產和債務情况,意味着中國加強反貪腐政向官員海外金融資產。真的老虎蒼蠅一齊打,會否引發走資情況,變成拍蒼蠅?

近日A股受收水所影響插水,然而恆指反應相比較冷靜,可說是算跌得少,惟關注上證似乎每逢四月都有調整,但又似乎不能穿2000,是否這樣?拭目以待!

圖四: 恆生指數與上證指數20092014225



2014年2月26日星期三

大國較勁遊戲(2):俄羅斯與西方必爭之地─烏克蘭

烏克蘭變天,是一件國際大事,不得不深入分析,我們的博客周謙寫了「走向深淵的烏克蘭」,文中說到「烏克蘭的命運似已掌握在外部『看不見的力量』的手中」,烏克蘭簡直是重鎮,為何烏克蘭那麼重要?看一看地圖便知答案:



粉紅色地帶和氣球釘著的地點是俄羅斯駐了重軍的地方,而俄羅斯最大的海外軍事基地在烏克蘭,駐軍26,000人,最大的黑海艦隊亦在烏克蘭境內的塞瓦斯托波爾(Sevastopol)。

烏克蘭成為親歐美勢力,俄羅斯等同失去重要的軍事基地,而且分分鐘被西方圍剿,俄羅斯必定不會輕易放走烏克蘭。

大國對疊,有如一盤模局,俄羅斯不會輕易讓烏克蘭失守,不過親西方勢力也不易屈服,烏克蘭分裂在所難免,透過2010年選舉結果,大概可看出烏克蘭會如何分裂。

2010年的選舉結果,親俄的亞努科維奇只是險勝親西方的季莫申科,已經顯露烏克蘭嚴重分裂。



從選舉中兩陣得票的分佈,親俄的人口主要居於東部,我畫了紅色分界線:


 Source: Wikipedia
 

看看下圖以俄語為主要母語的分佈圖,便知為何會有這樣的選舉結果:

 Source: Wikipedia


所以說烏克蘭走向鬥爭的深淵是不足為過。

  
我的 facebook 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luaninvestblog

notcomment facebook 専頁 www.facebook.com/plscomment

2014年2月20日星期四

甚麼比民主更重要

一些人以為民主制度可以解決一切,事實並不如此,泰國便是一例,在我出了「泰國亂局對民主的啟發」之後,很多人開始明白,民主制度能否有效發揮,除了公民教育,社會架構也是注定民主政制會否失敗。

泰國的社會架構是以農民和基層為大多數,中產、商人和軍人只佔少數,以一人一票鬥選,出來的結果也必然是有利於農民和基層的大多數。以今次泰國選舉為例,全國375個選區中,超過四十個在曼谷及南部的選區因反政府示威受阻而要取消投票. 受影響選區佔整體約百分之十多小小,如果不滿選舉佔整體人口大多數的話,受影響程度肯定不只如此。反對派領袖素貼所提出的「人民議會」大概是以中產、商人、軍人代表為最高權力核心,即我所說北韓也有一個的「最高人民會議」,選舉將於3月9日舉行呢!名字叫「民主」,不代表就真正是民主的!

也証明一點,即使民主制度放在現在的中國也會行不通的,因為公民教育以至社會結構也未乎合令民主制度成功發揮作用。

一些香港人經常以近乎看不起的眼光來談論中國,但事實上中國是很多第三世界國家發展經濟的典範。例如北韓便以建立經濟特區作為試點,先讓一些城市經濟活動活躍起來,以摸着石頭方法逐步改革開放。

上個月,北韓宣佈在每個省都建立經濟特區,並在最近制定了促進外國投資的新法律,為投資者提供特別優惠和保障,同時也給予地方領導人更大的自主權作出日常商業決定。

即使日本安倍經濟學的「國際戰略綜合特別區計劃」,為7個特區的國際跨國企業提供稅額減免優惠,吸納外來投資,也是參考中國的經濟特區模式,

最近在一個經濟學者Dambisa Moyo的講座便指出,民主制度並不是每個國家的優先考慮,例如一些貧窮的發展中國家,當他們每天的收入少於一美元,如果你問他們:「需要有瓦頂遮頭,定還是民主制度重要?」他們的答案肯定是更著重於政府能否為他們提供生活必需的食物和住屋,和提升生活質素,多於能否提供一個民主制度!

講者這樣說:

“It is this system that is embodied by China that is gathering momentum amongst the people of the emerging markets as the system to follow because they believe increasingly that it is the system that will promise the best and fastest improvement in living standard in the shortest period of time.”

講者亦提供証據,証明中國的經濟發展實質地平均提升人民的生活質素。

1970年中學程度參與人數只佔整體人口28%,直至2012年中學程度的參與率上升至82%:



而中國在無需改變政治制度的情況下,有效地收窄人民的收入差距,相反美國人民的收入差距卻在擴大(筆者按: 這是美元長期貶值的必然後果):

“China has been able to meaningfully improve its income equality without changing the political construct”



研究亦發現,民主制度並不是經濟增長的先決條件,反之經濟增長才是民主制度成功與否的先決條件。人均收入越多的國家,民主制度能夠延續的時間越長久。






正如我在之前的民主的思索系列(1)提到:
內地人民的生活的確改善不少,多回內地看看,北京、上海人的生活和文化,越來越追上香港,雖然中國還有很多問題,政治和法治制度還有待推進改革,但為何要將所有改革開放的成績全盤否定?建設需要經年累月,破壞卻只需一瞬之間。
民主的思索系列(2) 這樣寫道:
香港有防貪制度,另方面人的生活水平屬於富裕,人民普遍不貪,已進化至追求金錢以外的價值觀
跟Dambisa Moyo所講的不謀而合,中國自身有自己的國情,不能以一把呎來量度中國和香港,中國需要做的是盡快提升國民收入,減低貧富差距,而香港普遍的生活水平屬於富裕,亦是適當時機實行民主制度,結論是: 中國有中國行的制度,既然中國給予香港實現普選特首,便好好的把握機會按照基本法去做好本份,這才是一國兩制的精神!


我的 facebook 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luaninvestblog

notcomment facebook 専頁 www.facebook.com/pls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