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2年10月29日星期六

睇好元宇宙不代表睇好Meta 影片重溫

又是認叻的時侯。影片沒有在此頻播出,今次首播重溫影片中我如何解釋Facebook 發展元宇宙會拖垮盈利的原因,我早於2021年11月在止凡頻道出片講Meta孤注一擲發展元宇宙,很大機會拖垮盈利,上星期Facebook母公司Meta公布Q3財報。其中廣告收入減少是其中一個淨收下降原因,而發展元宇宙導致虧損擴大,專注元宇宙發展的Reality Labs 虧損從去年26.3億擴大至36.7億,Quest 2 的銷量下滑讓Reality Labs的收入年減49%,Horizon Worlds活躍用戶不到20萬遠低於公司2022目標的50萬用戶,今年內虧損100億。預計2023年營業虧損會進一步擴大

我們一齊重溫影片:




2022年10月24日星期一

趁熱鬧談論港股也回歸97?(更新版)



恆指今日曾經最多跌約1100點,暫時守住15000點,近日大家都在談論港股回歸97時,恒生指數於1997年7月4日收市時是14,822,跟今天的指數相比只差300幾點,港股還可跌幾多?





首先聲明,我不是在建議估底,我一直都説,對我而言股市之所以難度高,除了要懂得分析財報表,很多時更大大被政治和政府政策所影響,港股指數已非97年回歸時的指數成份,成份更多是受中國企業所影響,中國企業除了受國家政策左右之外,近年更不時被美國政府調查、禁止等政策意圖打擊中國企業,兩面受敵之下,很難有運行,加上美國加息、強美元、通脹未見頂等因素,資金持續流入美元的大環境下,內地新冠清零政策至何時還是未知之數,南北韓局勢緊張、核戰威脅等等,都可令股市跌得更多,現時估底入市風險不小,不過,以值博率看,筆者又覺得長線投資角度,現時分段買入超賣的股票又有何不可,最重要是控制注碼。


純粹看中國經濟,中國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8%,二季度增長0.4%,三季度增長3.9%。


有讀者問:數據可信嗎?


筆者以前都寫過,我們對所有政府的數據也要有質疑之心,但我們可以從其他途徑窺看趨勢如何,例如從其他國家對中國大陸的出口,這些都能反影內地的需求情況。


我們可以看看


(更正資料):


南韓出口到中國佔整體8.8%, 日本排第二佔8.4%,美國排第三佔7.4%,澳洲佔6.7%





我們看看韓國對中國出口,2022年的趨勢是升:





日本出口到中國,2022年趨勢也是上升:




美國對中國出口也是上升的趨勢,如果計入強美元的影響仍然有升幅,其實反影內地需求不差:






澳洲對中國出口,2022年1月至7月的趨勢是上升,但8月和9月是下跌,暫時看,未來澳洲出口到中國的趨勢難料,中國和澳洲正進行貿易戰,但內地進口需求是上升,這是可以從其他國家的數據看出來:





6月至8月EU對中國出口






內地經濟復甦應該是可信。

其實,中美貿易是否真的可以完全脫鈎?

2022年10月19日星期三

做任何事情都要風險管理


這篇文章七月時候已經寫好,但一直未有貼出,談及悠閑活動也要做好風險管理。


早前在朋友的Tg 群組貼出馬鞍山相片,相片是從對面小島拍攝,那是個無人島,我想強調,雖然並非第一次到無人島玩,但我絕少貼出無人島遊相片,原因是不鼓勵其他人學習,一方面不想人們騷擾這些地方的寧靜,而且有人到的地方必定有垃圾,導致環境污染,另一方面,到這些無人島有一定危險性。這次破了例,原因是眼見群組內討論氣氛繃緊,貼出相片只是想大家輕鬆一下。






早前有新聞報道一對男女到無人島遊玩,其中一人的腳被淤泥啜著,由於潮漲很快,二人走避不及被潮水淹浸。這是一件不幸事件,我無意抽水,但疫情下香港近乎封關的嚴厲防疫措施,市民已玩到無嘢好玩,連無人島都成為旅遊之地,遊玩的同時,人們亦應該留意當中的風險和風險管理!






此之前還有另一宗無人島旅遊意外,那是發生在綠蛋島,從上面影下去的照片,就像一隻綠色的荷包蛋,也是無人島,由於有人去完之後將相片放到社交網而吸引大量遊人坐電動艇或爬獨木舟慕名而來,其中一對夫婦在島上遇上天氣突然轉變,烏雲密佈,下起大雨,丈夫划艇出海求救,卻遇上行雷閃電而被雷電劈中,不幸身亡。


我們投資經常強調風險管理,其實人生很多事情都需要風險管理,到無人島旅遊的風險其實很高,因為如果遇上意外,是無人可以即時支援。所以在選擇天氣出遊時,必須是天氣穩定,香港初春少雨,天氣稍涼,初春亦不會突然有行雷閃電和狂風暴雨,而潮漲潮退時間在香港網站可以預先看到,另外,出海的人,當然要熟識水性,因此也別帶同小朋友去了。


筆者也很喜歡行山,但近排接連發生行山意外死亡、中暑、被雷電擊中及因體力不支而跌死,只是遊玩而樂極生悲,實在令人感到不開心。其實行山必須事前計劃行程,看天氣情況,我只是行山BB班,所以只會根據自己體能所及而行,六、七、八、九月天氣熱都不會去,秋高氣爽攝氏二十幾度,天氣穩定,確保不會突然下大雨及狂風雷暴,我想這是最低限度的風險管理吧!


筆者雖然不算是個大冒險的人,但也算是個有限度冒險精神的人,其實只要注意風險,不把自己置身於危險之中,其實也不需要每事都四平八穩的,這是我個人對自己人生的看法。







2022年10月12日星期三

世界通脹的陰霾






筆者一直質疑單憑加息是否可以降通脹,通脹底層有很多深層次問題要解決,以下是我個人對未來世界通脹的一些看法:


1)俄烏戰爭帶來的能源危機,引發油氣價格通脹,但現時解決方法不是由源頭解決,即是停止戰事,把供應回復正常,而是透過全球經濟衰退減需求來帶動價格回落,某程度上即是説經濟要長期維持低動力?若經濟回復,油氣價格通脹還是會回來,而俄羅斯和歐洲關係決裂,加上北溪輸氣管一號和二號被破壞,更是落實永久決裂,所有生產都需要能源,生產成本上升是大趨勢。


2)逆全球化進程正在進行中,歐洲各國陸續選出民粹傾向的政治領袖,這股趨勢必定會吹向美國,我們看到民粹主義的前總統特朗普比他所屬的共和黨更受歡迎,中間偏右或中間偏左均不及極右政黨吸選票,民粹主義抬頭,西方民主社會的人民更注重自己利益。逆全球化的趨勢是不會在短時間內改變,即是以前全球化下分工合作製造流程,令製造產品更有效率,成本很低,企業套取最大邊際利潤,這已成為過去。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本土生產為主,成本上升是肯定的了。


3)美國政府對中國實施新的晶片出口管制,新管制措施看似有所指定涵蓋範圍,例如凡使用美國科技、應用於人工智慧(AI)、高效率電腦(HPC)與超級電腦的晶片,均需獲得審批出口證,嚴格限制對大陸出口晶片製造工具,以及大陸可能用來自行研發生產設備的科技…..由於涵蓋範圍很廣和模糊,廠商為免被子違規危及美國國家安全,便只好所有都提交審批,換句話說實質等同所有有關晶片出口都需由美國審批,打擊的不但是中國大陸企業,外國廠商也受到諸多限制。然而中國是全球晶片最大買家,所有製造晶片有關廠商的收入將大受影響,筆者質疑未來的經濟衰退怎可能是短暫?消費市場萎縮,隨之而來是科技產品技術停滯,股市、股價還會返回以前高位嗎?


4)勞工短缺推升工資,是造成通脹的其中一個因素,勞工短缺可以是經濟好而導致需求上升,美國是例子之一,但長期低迷導致人才外流,勞工人口減少也會推升工資上漲。另外還有後疫情經濟重開,短時間內大規模請人應付經濟復常,也會推升工資,工資上升推升消費及普遍通脹,工資升了很難減,除非經濟衰退及炒人,推倒重來減人工!


我認為以上四個因素均是主導未來通脹趨勢的underlying factors!


而單憑加息破壞需求以降低通脹,各國面對的問題有異,各國政府調控能力也不同,下篇再續。


2022年10月5日星期三

Blogger的悲歌






朋友說我的文章寫得太長,或應簡化成個思路來解釋,那我首先sum up一吓我想講什麼。前一篇文章想指出,通脹是頑固的,所以利率升了之後很大機會會維持一段長時間。剛剛週末出的文章指出英國通脹的根本問題有兩部份,一部分是勞工短缺推升工資,另一部分是兌美元導致輸入通脹,前者是因經濟長期低迷導致人和錢外流,加息加死了經濟是不能解決這問題,更重要的是英國的household 債務GDP比很高,媲美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筆者質疑加息未必能完全解決英國通脹問題,更多的是不利英國經濟,對於兌美元而帶來進口、源料、油價等輸入通脹問題,解決方法是不要以美元兌就是了,盲目跟美國加息並不是真正出路。看來我也沒說錯吧!文章一出,聯儲局委員Barkin都出來講加息不利世界經濟….


剛剛週末篇文章用了一日半時間看數據、分析,然後寫出來,有分析、有insight, 看的人多,comment又冇、來給句支持、鼓勵的說話又冇……


文章瀏覽人數不差,很多人只是CD Rom, 這也算了,一些傳媒抄了我的觀點,只冠以「有分析」指出….,這可能算俾面,起碼認了不是他們的料,有些KOL拿了觀點當作自己的,多謝都無聲,過來俾個like, 說句鼓勵的說話,讓我可繼續寫,你可繼續抄…


可能佢會話「車!你講的咩經濟唔好,錢和人都走,係人都知,沒什麼特別…」你不是在不斷煲卓慧思是廢柴一個嗎?繼續煲嘛!


有些人質疑「知唔知要幾多身家先至買到六球債」,我諗佢意思係:「你唔識嘢」,我心諗:「買T-bond最低門檻是110K美元,你話我知買六球港元的T-bond好多錢?」


上次被人話我唔識嘢,在外星人條片講過,當聯儲局加息收水,所有市場都會跌,不用好似Bloomberg 計那些什麼correlation, (美國科技股與加密貨幣correlation 高,所以不能hedge股票),那次俾人鬧得好犀利,他甚至出埋「你老姊…」,看來再同呢個人抝下去,是自取其辱!現在睇返轉頭,我何錯之有?佢又會唔會來道歉?


有些認為我講Bitcoin 、Ethereum 的技術是想派貨….但我2014年已經開始寫,但佢唔會理,總之一講就有不軌企圖!


仲有一些質疑我想收錢教投資….


越來越多blogger意興闌珊,是不無原因的。


我諗最大的問題是我給了很有價值的資訊,卻以免費給人們看,他們不認為是有價值…..


https://youtu.be/nKKz9ybOO0k








2022年10月3日星期一

英國迷你預算會釀成金融危機?


這篇文章是由好友要求寫的,分析之前,筆者必須承認近期忙於Volitium 的工作和寫書事誼,沒有緊貼經濟新聞,在早前Facebook 評論預計多國央行出手干預匯市純屬猜測吹水,筆者必須承認這方面的錯誤。


筆者本來對英國情況不甚感興趣,但近日英鎊大跌和英國政府公佈要成為crypto hub及傾向友善監管政策,這令我開始關注英國情況,看看在英國發展crypto 的可行性,這也特顯英政府渴求經濟火車頭。多謝朋友的要求,讓我深入些少看看英國經濟情況,但我必須指出幾張圖和千來字的分析,只能看出比新聞報導多一點,真正深入了解英國經濟情況,一些數據還是要再拆細來看。


上周英鎊兌美元數日內急跌逾4%,原因是英政府公佈涉及450億英鎊減稅及市民能源開支補貼方案欲刺激經濟,減稅方案被稱為「迷你預算」(mini-budget),方案包括降低高收入人群的最高所得稅稅率45%至40%、降低收入所得稅和置業印花稅,擱置原先計劃提升所得稅至25%,現企業稅維持19%。




由於英政府在疫情後的財赤已很嚴重,龐大減稅計劃引起超級通脹及深陷債務危機的疑慮,觸發英鎊暴瀉情況,國際貨幣基金批評減稅政策為沒有目標的財政政策。期後英倫銀行在週三採取補鑊行動,宣布650億英鎊買長債計劃,主要以20年期為主,英倫銀行指出買債行動是旨在阻止長債利率上升,以至阻止公積金倒閉,買債行動被市場接納為穩定市場舉動,英鎊由1.07回升1.12, 升幅12%。但英倫銀行原應該賣債及加息以收回過盛資金及壓抑高通脹。現英倫銀行和財政部互相對衝政策引起各方關注。



卓慧思一直認為部份現時的高通脹是源於2008年金融危機後英倫銀行大舉買債850億英鎊所導致,而財政大臣則表示,大膽減稅政策會「將停滯的惡性循環扭轉為增長的良性循環」,他又指出「我們在一個新時代需要一個新的做法,聚焦在增長上。」卓慧思政府在多方壓力下仍然拒絕撤回龐大的減稅方案。


以下是筆者從卓慧思政府角度看英國經濟問題:


事實上,英鎊兌美元的弱勢自2008年已經開始,並在2016年脫歐公投之後加速,而美國自2022年3月開始連環重手加息是導至英鎊由年初至今半年內下跌了約20%。看來英鎊兌美元弱勢是一些根深蒂固的問題,但近日短時間內下跌得太快引起市場震盪及減稅恐荒情緒是令英國國債孳息率急升的原因。




英鎊弱勢未必是卓慧思政府頭號關注問題,鎊弱甚至可令出口競爭力增加,有利經濟增長,而且英鎊兌美元的弱勢已經是長久問題,未必可短期內單靠加息改變,但緊跟美國加息或甚至加得多過美元,以防止資金外流,未必湊效,反而可能導致經濟衰退,甚至可能把經濟最後一斤稻草也壓垮。其實,筆者一直有個疑問: 經濟衰退,大幅加息令部份企業死亡來減需求和消滅通脹,這種想法本身有點奇怪?



我們看看英國和美國經濟有何不同,跟美國加息步是否可行?



英國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季增長0.2%,較市場原本估計收縮0.1%好,暫時未陷入技術性衰退;按年增長4.4%,優於預期的2.9%。



美國經濟增長已連續兩季負數:



英國和美國的八月核心通脹按年升幅同樣是6.3%,但之前的數個月3月至7冃,美國連環加息後FED Fund rate 現時為3.25%,通脹稍為減退,而英倫銀行連續加息7次,英國利率現時為2.25%,通脹未見明顯減退:


有趣的是英國經濟低幅增長,但失業率低企:



工資升幅强勁,特顯勞工短缺問題搶高工資:


但人工都被通脹蠶食:



英美最大的差別是民眾的負債水平,英國2022年第二季的住户負債GDP比率是85%,已由第一季86.4%下降。而美國2022年第二季的住户負債GDP比率是77.2%, 2008年美國這個比率達到95%以上,是金融危機水平。








英國的貿易逆差2022年明顯擴大,但出口上升可部份抵消進口值上升,估計輸入通脹嚴重:




英國第二季經常帳戶赤字有所改善,上季英國經常帳赤字338億英鎊,按季減少79億英鎊,亦低過估算的438億英鎊,下降解釋主要是能源公司面對價格急升,在海外賺取的利潤較預期多。從貿易赤字和經常帳赤字看,兩者都反影英國出口無問題,問題在於進口通脹嚴重。




另一方面,政府負債與經濟生產比率上升,反影政府負債嚴重:





最後我想看看英國政府長債10年期債息:




觀察所得:


  • 英鎊兌美元下跌,而進口貨物以美元計價,因此造成輸入通脹,但貨物出口和源油收入抵消了部份負面影響,英鎊兌美元弱勢不是近期問題,加息是否真的可以pop up英鎊?即使可以,英國的利率要加多幾多才可扭轉英鎊兌美元的弱勢,以阻資金外流?

  • 看貿易出口,鎊弱不是壞事,出口增加抵消了部份逆差。經濟生產總值的一部份總算保着。

  • 英國經濟低增長,計入通脹,實質增長是負數,加息是否可以降低通脹?但加息亦會壓圬經濟。

  • 英國另一問題是勞工短缺導致工資升幅强勁,這構成部份通脹成因,是否可以打垮經濟令部份企業死亡,從而解決勞工需求問題,令工資下降及通脹下調?

  • 政府債務龐大,加息令債息上升,近期長債利息上升,是市場對減稅開支龐大感到憂慮,擔心政府將無力償還,因而抛售政府遠期債



個人觀點:


  • 英鎊弱勢是經濟差的表徵

  • 經濟生產總值GDP低增長會令政府收入下降,也會導致政府長期無法支付債務,減稅固然是同一方向,但如果量增加,稅收還是可以增加,香港的低稅率能藏富於民,內部消費也可托着經濟,香港政府是成熟經濟體少有的富裕政府。

  • 然而經濟差會令人們離開英國往別國尋找工作,錢和人才還是會往外走。加息打擊經濟及減需求是否對英國可行?我認為加息令美元强,全球資金流向美國,加息打擊經濟及減需求對美國而言可能更可行!

  • 英國政府負債GDP比率上升,GDP上升便可改善債務問題,不過全球經濟衰退,英國GDP又豈會上升?不過,也不至於要自己加息加死自己吧!GDP下跌肯定對政府財政狀況不利。

  • 英國住户負債水平高,他們的負債GDP比率達85%,若果大幅加息可能會引發金融危機

  • 加息會令政府未來發的債息上升,當現時國債一路路到期,新發的國債以高息賣出,債務狀況若不改善,未來的龐大債務要以高息償還可能令政府財政狀況更差和更難償還的債務螺旋。

  • 其實經濟問題很複雜,不是一個答案可完全解答所有問題,加息便可降低通脹及收窄美元和英鎊差距,從而阻截資金外流,不至再令鎊弱?事實是經濟差也足以令資金和人才外流,但減稅防止富人走資,或吸引资金流入做生意,是否可以那麼簡單?

  • 其實,英國經濟有自身問題固然要解決,但現時所有問題惡化的原因都是美國加息和美元强,所有都是兌美元所害,不兌美元,兌人民幣又如何?相信問題便會較細。走出框框掘礦比特幣、使用比特幣、並以比特幣做儲備,然後兌美元........可能如果有此一日,便是比特幣死亡之日,想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