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7日
最近Tesla 股價大漲,穿越300美元,有朋友問我改變先前的睇法未,我回應「未」,我先前指出Tesla仲蝕緊錢、現金需求大,但卻持續缺水。近日股價急升基於兩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是騰訊於三月於市場買入5% Tesla股權,令缺水的Tesla公司得以舒緩,第二個因素是首季全球付運量逾2.5萬輛,多過市場預期的2.42萬輛,預期首半年付運量超過5萬輛的目標可以達到。以上都是短期炒作因素。
Tesla一直被視為科技股炒作,然而蘋果應該跟蘋果比較,它的市場定位是環保車,而它將要面對甚麼競爭,是投資者能否長期持有的一項重要考慮因素。
我記得之前另一篇文章曾經指出,我不太認同鋰電池是環保,理由是充電池的電力源頭仍然是化石燃料。
事實上,在市場正在發展另一股電能汔車勢力,那就是以氫加氧作為電力推動,英文是fuel cell electric car,排放氣體是水(H2O),空氣中的熱氣減少,亦不會有現時燒汽油的懸浮粒子,充電只需五分鐘,需要的基礎設施是加氫站,有如現有的油站,一缸氫可行800公里,一般汽油車一缸油行480至680公里,所以我認為氫電力汽車會較容易普及。相比起鋰電池一次充電需時一小時至數小時,充滿電可行約480公里,鋰電池有點遜色。
另一方面,大車和遠途貨車的電池續航力需求更大,因此需要更多鋰電池和充電時間更長,而氫電則沒有此問題。
現時日本、德國、韓國電動汽車也是朝著氫電發展,試想這些都是製造業大國,發展電動車都以氫電推動為主,我相信這才是未來真正的環保汽車的主要市場。
我或許會錯過Tesla的股價高增長期,不過問題是高增長是基於甚麼呢?我仍然摸不清,也不知何時是頂,所以我Pass喇!
搜尋此網誌
2018年3月31日星期六
對Tesla的問題視而不見
近日Tesla 股價插水,總裁馬斯克更被傳六個月內破產,我找回去年2017年4月7日在臉書的帖文,已經不只一次指出Tesla瘋狂燒錢,也好多競爭問題,基本問題一直存在,只是基金未玩夠而死托股價。現將臉書帖文在這裡貼出並存檔。
2016年5月9日星期一
趁熱鬧講Tesla
Tesla於上週公佈的業績,首季收入按年增長50%至11億美元,超出分析員預測的10.4億美元;每股虧損36美仙,也少於市場預期的50美 仙。引起筆者的好奇心的是,一間仍未賺錢的公司,現在也只是較預期蝕少了,大家都在憧憬未來,股價已達200幾美元,而業績公佈後分析員最牛睇500美 元,最熊睇90美元,分歧很大。
中價版Model 3的確幾吸引,價錢35,000美元,已有400,000部預訂,總裁Elon Musk把原本預計2020年完成出產500,000部,提前至2018年,有分析質疑可否,股價隨即下跌3.4%,亦有分析指出Tesla現時的銷售淨利率為-24.61%,反影資金狀況在出血。
銷售淨利率是計算公司銷售扣除固定和變動成本之後能淨袋幾多,公式為淨收入/總收入,有時當收入增加的同時,開支亦隨之大增,顯示產品有加價壓力以 抵消不斷增加的成本,這與另一些分析指提早增加產量令Tesla帶來資金壓力不謀而合,有可能要在市場再集資。雖然科技帶來的利潤應該是以複式上升,但隨 著其他知名車廠也生產電動車,Tesla面對的競爭壓力大增,營收狀況可能未必如預期中好。
不過,筆者看過Tesla Model 3的銷售冊子,不諱言Tesla的外型吸引,加速率只需6秒內已達時速100公里,法拉利為3秒幾,平時一般汽車為10秒,加速率算可媲美法拉利,但車身重量達2000kg,較一般汽車的重量1500kg,明顯重好多,原因可能是底部排滿鋰電池,筆者的質疑是究竟這種電動車模式能否維持?無論如何,筆者還是等一下再諗會否買,車或股票都等下先!
題外話,Tesla重量達兩噸,而且中心點很低,四平八穩,五星級安全不在話下,但如果跟一般汽車相撞,尤其那些Kia仔,分分鐘被壓成一堆鐵,所以在路上最好不要跟Tesla爭!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