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4年5月11日星期六

書本位的起點





看完六場匯君live, 各參與者都踴躍留言,當中匯君提出「書本位」,知識改善命運的理論。止凡和小薯在自己的Patreon亦寫出對「書本位」的想法,作為blogger的我也在自己blog分享過千字的感想。


第一次聽到「書本位」的名稱也覺得震撼,從中一開始已經對不懂的事情從書本尋找答案的習慣,之後還不時買下多本小說追看,追看的時候可以連續兩三日都看到半夜兩三點,十分瘋狂,追看過的小說由三毛流浪記,以至亦舒、金庸、衛斯理,全都不放過,後來去了加拿大讀中學,由於等巴士和坐巴士由A去B地方返學,動輒一個半小時,放學返家又要一個半小時,那時是與書為伴,也是那時開始看了很多英文小說,初時喜歡看一些關於吸血殭屍、人狼的小說,後來追看作者,John Grisham 、Tom Clancy都是我的喜好,他們的小說: The Firm, A Time to Kill, The Pelican Brief, Patriot Game, 都是先有小說,後來都拍成電影,看過小說後,基本上都會覺得電影拍得太過簡化,因為文字表達很多個人的感覺、懷疑和當刻的思想,在電影中都無法表達出來,演員演技再好也只是一個表情,而所有深入的思想都沒有表達出來。


我看書的歷史很長,但從來沒想過「書本位」對自己的影響,但事實上是一直都在影響我,因為從小喜歡看書,直到後來入大學,便開始看多了不同經濟學者的書,書的難度亦越來越高,這對我日後的工作,以至後來學習投資,都是從書中取得思想,我說「思想」,而不是知識,因為投資不能抄功課,而是從書中取得前人經驗和思考過程,然後化為自己的應用,這些東西都不能從20分鐘以至數分鐘影片可以獲得的資料。


在匯君live看到有留言問有什麼書可以令人看完又看,我當時幫匯君答他,推薦了幾本經濟學書藉,我可以擔保他看完一頁紙後已經睡着,我是專登的推薦那些書,其實是想他知道,他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書,你問我有什麼書可以介紹,我介紹了,你會看嗎?


亦曾看過有人問匯君推薦宏觀書籍,其實跟上述一樣,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程度的書看。


亦有人問,如果沒有看書的習慣,如何可以開始,我在這裏已經說了,就是從自己想尋找答案的事情開始,又或者自己喜歡的小說開始,而我是由亦舒開始的,不過人長大了之後便開始覺得她經常無病呻吟,證明那時我已經長大了😅!

2 則留言:

請留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