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7年1月10日星期二

量化寬鬆的物理學現象




上週人民銀行干預人民幣匯價及挾息之後,同時間聯儲局披露上月議息記錄時強調監控美元進一步升值的可能性及海外金融不穩定性,會議記錄對投資者預期特朗普新政加劇通脹大潑冷水,人民幣匯價、金價、日圓即時回升,比特幣作為主要走資渠道,在議息記錄披露前曾升至20141,100美元歷史高位,議息記錄披露後價格於兩日內迅速下跌逾兩成多,比特幣價格再次成為傳媒焦點,比特幣作為實體世界政治、貨幣的探熱針將何去何從?

2008年金融海嘯至今,各大國持續量化寬鬆,無限量的開動印鈔機,這樣規模的印鈔是前所未有,其後遺症大家並沒有共識,但大家都認同「出來行,遲早要還」的道理。我認為宇宙萬物都有其定律,自然現象有其規律性,此所以人類研究物理學了解宇宙,因為宇宙萬物離不開物理學現象,筆者曾經以熱力學的第一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Energy) 看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的物理學現象,很準。現試從另一物理學定律看量化寬鬆的物理學現象。



熱力學的第一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Energy)是指能量是一種既不可自我創造也不能被毀滅只會轉化成另一種狀態的物理現象。而熱力學的第二定律(Entropy) 解釋為分子在一個封閉的系統內,經加熱後,能量傳輸越多,系統的不穩定狀態只會增加,若不消耗便不會逆轉。以下是熱力學的第二定律程式:


套用到量化寬鬆的物理學現象,Q=量化寬鬆的鈔票製造的能量,T=消耗的有用生產力,S=封閉系統內的資源。當鈔票的數量不斷增加,歐洲、日本、英國還在量化寬鬆,鈔票數量有增無減,對經濟產生的能量增加,然而由於能量沒有轉化為有用的生產力,封閉系統內的熱力只會上升,換句話說有限量資源的熱力只會上升,此包括黃金、樓、比特幣等受限制之類的東西。

又以全球經濟作為一整體系統,量化寬鬆製造海量的鈔票,原意是要將之轉化為推動經濟的能量,在能量轉化為工作作為消耗的同時,如果消耗未及生產能量快(即鈔票的印刷量),大部份的能量便會流失到周邊環境,導致周邊環境不穩定狀態增加,就如下圖的冰塊為有序的分子,經過加熱後,若沒有容器保存,分子失序散滿一地,變成一灘水:





說回全球經濟系統,所有沒有供應限制的投資如貨幣、股、債,就如沒有容器的周邊分子,當能量擴散到將它們加熱,便會造成失序的分子,因此波動越來越大。物理現象是自然現象,人類或想駕馭,但都不會成功,敬畏大自然和敬畏市場是如出一轍的。

完結前,筆者講一個故事:有班人在一株大樹的樹幹玩蕩千秋,另一些人安穩地坐在粗大的樹幹上觀賞風景,蕩千秋的人都拿著刀仔,每次蕩上蕩落的時候都在樹幹鋸走少許木塊,就這樣上上落落多次,來回都鋸去少許少許,直至有一天大樹倒下,坐在樹幹的人不知為何無故從樹上掉下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請留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