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4年7月27日星期六

有用的資訊沒有懶人包




上週五微軟全球藍屏死機引發航空、商業、銀行、醫療大混亂,上篇文章「Single Point of Failure揭露是系統結構沒有風險管理的問題,文章由Volitium 的CTO  參與寫成,相信能夠從保安結構去評估這件事,及認識到事態的嚴重性的人並不多,事實上,有些航空公司的航班系統直到今星期五才能完全恢復。然而以時事及時機來看,背後數據顯示閱讀的人不多,反而有人post了一條YouTube 影片,評論認為「微軟這次大規模死機是好事,證明微軟有實力」就很多人看,而且這位人兄還指網絡停頓,加密貨幣會消失,看影片的人就相信這些東西,我看了都覺得幾可笑。好多人其實無法辨別什麼是好的資訊,什麼是對自己有用的資訊。

我不是說我們的CTO提供的資料便一定是對的,但後者Youtuber說事件證明微軟的強大實力又能提供什麼資料?答案是沒有,可能你買了微軟股票,證明實力的表現是利好股價?但另一個有技術背景的人卻指出微軟是「單點故障 」,事實上亦越來越多傳媒在質疑應否全球使用同一獨大軟件作業系統?有危機意識的保安專家都會建議derisk! 

對的!好的資訊都不會給你直接答案,它只會是一些資料,能不能成為對你有用的資訊,你可能需要下功夫去尋找更多,又或者視乎你能否舉一反三,這便要求你用腦。說出微軟是單點故障,懂得舉一反三便會看到derisk 的危機意識。

資訊不平衡是自己的責任,上篇文章強調去中心化的好處,有留言反駁指crypto的電腦節點是用中心化電訊商所提供的網絡,問題來了,如果從來沒有做過crypto 節點,又或者從來不曾了解crypto 節點去中心化是什麼意思,而是只是聽人講,例如聽以上那位YouTuber講,crypto 沒有網絡便會消失,如果你相信無疑,這就是認識與不認識所製造的資訊不平衡。

對於以上質疑是否真的去中心化:「crypto的電腦節點都是用中心化電訊商」,其實只要做過節點都會知道,實際上,大部份人做節點都是用Linux, 而不會用msft, 而電訊商提供的網絡方面,香港有人用CSL, 亦有人用SmarTone, 在加拿大的節點,有人用Rogers, 亦有人用Bell, 在英國的節點用Vondafone, 在美國的節點用AT&T;如果CSL因電力故障而無法運作, 仍然還有 Smartone, Vodafone、AT&T 、Rogers,Bell, 不會全球一齊電力故障而沒有網絡,這叫去中心化!

我發覺很多人一聽到「去中心化」便覺得很反感,其實只要你以「分散風險」來取代「去中心化」一詞,可能便會感覺熟悉很多,投資組合「分散風險」,即是資產配置,一部份投資股票、一部份投資物業、一部份投資債券,「去中心化」其實就是「分散風險」,偏見令人看不到重要的事情,這也是造成資訊不平衡的原因。

至於crypto 會不會沒有網絡便消失?以上去中心化已經解答了,對於無興趣找答案,而只是聽人講,答案如何對他而言其實都不重要。

今天網絡上海量的資訊,懂得篩選對自己有用的資訊很重要,除了以上指出的問題,從微軟單點故障而延伸至壟斷企業開發的AI,也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近日越來越多資料顯示訓練AI 的成本高昂,而盈利模式卻乏善足陳。根據datacenterdynamics.com報導,2024 年 OpenAI 訓練和推理成本可能達到 70 億美元,而收取的訂閱費僅夠推理成本,未計薪酬和訓練模型成本,資金缺口達50億美元。從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雜誌提供的資料也得出類似結論(見下圖),第一位最燒錢的Gemini 的訓練成本,2017-2023年的總數為19,140億美元,要知道AI訓練要持續更新資料,而且AI運作是在一個黑箱模式,有錯更要重新訓練,持續保養的成本仍未計算。



獲得這些資訊後,如能擧一反三,你可能會進一步問,這些企業的最終營利模式(business model)是什麼?這可能決定AI的發展能否如期快速增長。

AI公司最終的營利模式(business model)是否只靠收取訂閱費用?但人們習慣無需付費獲得資訊的模式,令最終肯付費的人未必如初時估計?最終營利模式會否回到偷取個人數據賣廣告的舊模式?如果以現在Google 壟斷Search Engine 市場模式運作,又能否應付AI的燒錢速度?如最終只得一至兩間AI 公司壟斷資訊和服務提供,如AI提供錯誤資料,會否重復今次微軟引至全球各行各業的混亂,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說了這麼多,筆者想指出的是今時今日的資訊很多,能否篩選好的資訊和將之轉為自己可用的資訊,是沒有懶人包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請留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