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6年2月19日星期五

從法國大革命和美國獨立革命(American Revolution) 看起








在旺角暴亂事件之前,筆者曾經寫了一篇題為「法國大革命與美國獨立革命的啟示」投稿給經濟日報石sir,希望可以在一個更大的平台引發討論,不過這篇文章石沉大海,連回覆都沒有,相信能夠真正看到問題的人,把「美國獨立革命」借鑑現時香港問題,筆者是第一個,一個曾經在「結束一黨專政之後」的中國二千年歷史分析被世界知名作者認同和抄去用,筆者寫的東西絕不是吹吹水呃like,希望大家可以認真看完這篇文章!

筆者後來把石沉大海的投稿,分別在「新世代的經濟解碼」的系列(2) 系列(9) 的後記在blog寫出了我的想法,尤其「後記」以很大篇幅寫了我對美國獨立革命當中本土主義如何自我膨脹作出分析。而事實上香港的問題複雜到不是一個簡單「樓價」、「貧富懸殊」、「基本法23條」、「外國勢力」、「梁振英」便可以解釋,正如「HK01」的作者寫道:「梁振英再本事也無法製造所有問題」,社會上很多賢達提出很多對事件的看法,我相信大家都在瞎子摸象,問題複雜既之然,也沒有one solution for all

在「新世代的經濟解碼」系列(2)文章當中,我曾經提出: 「一個中學生提出法國大革命來比喻香港情況,我覺得好奇怪,明明這裡有五成多住戶是居於自置物業,即是說香港有五成多住戶是地主,而當中六成已供完物業的按揭,不是樓奴,而且樓價升值令他們的財富水漲船高沒有法國大革命的條件,怎麼會有這種思想?」我在文中亦指出,Les Miserable的表面現象的確存在,例如:房的租金呎價貴過豪宅、樓價貴到三百呎實用面積都要800萬,美元瘋狂印鈔的情況下,通脹蠶食財富,人們靠勞力賺錢只能向下流,普遍人的財富難以向上流動,小部份的人懂得投資創富被社會追捧,等等,學生看到的、老師看到的,加上負面傳媒放大,facebook等社交媒體的偏重焦點,加深了Les Miserable的印象,但實際情況正如我所講,香港起碼有一半人是地主,法國大革命在香港是無可能成功,因此我們會見到學生出來支持佔中,中年人很大部份反對,這裡我們窺探出學生看到的和實際社會運作的差別,可能是學生被誤導、被教師的理想主義影響,學生有沒有被人利用已是後話,事情能夠大規模得到支持和發生,首先要有背景支持,簡而言之,洗腦能否成功都要有現實背景對照,這點是無容置疑的,但這只是問題的一部份。

「新世代的經濟解碼」系列(9) 的後記,寫了很多「美國獨立革命戰爭」之前的背景資料,但原投稿比較全面,在這裡貼出,以便分析:

事實上,美國革命戰爭之前,1745 1775 年,長時間不同地方發生各種衝突,激進思想建立,把人們推向相信只有透過革命才可改革及優化一切。  
1700 年代,蘇格蘭投資者買下新澤西州東部大片土地,並將之發展成以地產作為主要基礎的社會,結果社會充斥著租戶及分租戶,造成日後自耕農民和貴族地主在土地權益上的
分爭和衝突,自耕農民的反地主情緒高漲,導致社會不穩。有見社會分爭問題日益嚴重,英國派遣皇家政府人員管治新澤西州,試圖穩定局面。

英國人與荷蘭人、蘇格蘭人之間不同宗教的敵對,1740 年代大覺醒復興運動精神上振奮人們,令自耕農民在土地爭議之中敢於挑戰蘇格蘭貴族地主。

在南卡來納州,來自蘇格蘭新移民與印第安土著之間的土地爭議。

在波士頓,窮人與富人之間的鬥爭,1740 年代初經濟不境,政府增加印鈔以減低經濟肅條的影響,然而經濟仍然走進通縮,導致無數波士頓人資產價值大折讓,貧富懸殊問題加劇,引發貧富之間的矛盾。波士頓多次發生動亂,波士頓被譽為暴動之城(mobbish town) ,一個 26 歲年輕人 Samuel Adam 對富裕階層的控訴,指富裕階層的財富是建立在中層和低層人士的痛苦之上,又指責富裕的波士頓人維護皇家政權的打壓和皇家總督對人們抗爭的譴責,Adam 在他出版的「獨立公告」(Independent Advertiser) 中鼓吹自由和獨立而成名。 

還有黑人奴隸問題等等,都是美國獨立革命發生之前各種醞釀本土意識的種子。 

以上的資料都是來自研究美國獨立革命的學者-- Gary B. Nash The Unknown American Revolution 一書中所寫的,有沒有覺得一些劇情似曾相識?

歷史的確能給予我們不少啟示,最令人氣餒的是每每觸及到港獨議題,政府總是不敢直接面對,市民避而不談,很多人仍然認為只是一小綴人,無需警覺,而 Gary Nash 教授在他的書就有以下觀察:

“Revolution have always begun with an insurgent minority, and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was no exception.”

還指出參與的人從來都是在不知不覺中推動發生的:

 “No one involved in any of these episodes had any notion that they were preparing the ground for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最後我的結論是: 「本土意識並不是問題,把本土主義自我過度膨脹成「大本土主義」才是需要關注。」

「美國獨立革命戰爭」之前的各種社會衝突簡單撮要為:

  • ·         地主與自耕農民租戶及分租戶的分爭
  • ·         衝突不斷令英國皇家政府直接派人管治,被視高壓手段打壓,是不滿情緒擴大的源頭
  • ·   種族衝突
  • ·         新移民和土著的衝突
  • ·         貧富懸殊引發貧富之間的衝突
  • ·         經濟通縮導致無數波士頓人資產價值大折讓,貧富懸殊問題加劇

我們看到一至五點在香港發生,雖然香港和內地人不應視為不同種族,不過文化水平差異卻是存在的,但應該只是暫時,而第六點可能正在出現。

旺角暴亂事件發生之後,從政黨新思維的民調當中,雖然四成五人譴責暴力,但亦有四成二人「諒解但不贊成」行為,這部份人的思維其實是需要深究的,如果我以簡單的道理:「阿爸沒有給予兒子足夠金錢消費,於是諒解他去打劫」,便可能立刻明白思維的問題,然而那麼大部分人出現如此扭曲思想,應該是一種警號

很多社會賢達為事件把脈,以下是筆者結集了Hk01、周顯大師、盧永雄,李輝各人的觀點,加上筆者自己的看法:

  • ·         由殖民地時代遺留下來的長期官商治港,資源長期分配不均
  • ·         貧富懸殊問題
  • ·         雙非湧港產子,爭床位、爭學校,引起對內地人來港爭資源的不滿
  • ·         與自遊行和水貨客爭奶粉
  • ·         一簽多行政策救港經濟,後來演變成吃不消問題
  • ·         小商戶生存空間越來越小,被學生解讀為本土文化被擠壓
  • ·         上水水貨客擠迫火車和上水地區
  • ·         樓價過高,租金過高,住屋又細又貴,房的租金呎價貴過豪宅,生活壓迫感大,又看不到可以改善的未來
  • ·         反對派議會拉布令民生問題惡化
  •          一邊嫌樓價貴,另一邊廂以各種環保理由拖增加土地政策後腳
  • ·         中學生沒有中史科,欠缺中國歷史認識,在欠缺主要分析能力,學生透過網上和報章認識通識,加上教師自己的理念傳授,通識科變成洗腦教育
  • ·         對西方民主理想追求的浪漫。這裡我亦想指出,學生對西方民主的過度理想化,卻從來沒有深究它的歷史發展,各國民主制度的形成、架構、經濟背景,為何有些成功,有些失敗?日本自二次大戰之後都是由自民黨執政,跟一黨專政其實差不多,當中只有數年是民主黨執政,竟然又會有人向日本傳媒說香港的普選是徦,當你追求理想,最起碼要做的是多看幾本書,橫切豎切地分析和了解,香港的教育制度由上而下灌輸知識,欠缺分析,也可能是現今年輕人表面化地看事情有關。
  • ·         對西方社會經濟欠缺深入認識
  • 建制派議員只管在議會投贊成票,但欠缺向社會解釋支持政策的理由,加深議會不公和官商勾結的印象,這裡我想深入解釋舉例。高鐵不斷被標籤為大白象工程,看過一個中學生在辯論會中,以自己形式解讀為什麼高鐵是大白象工程,其中他以高價買多功能電飯煲來形容高鐵,多功能雖好,不過很多功能無用,最後仍然只是電飯煲一個,他指出由於高鐵入了香港之後只如普通火車的速度,中港融合其實靠現在的鐵路已經可以,我相信這看法深入學生腦海。在筆者自己的看法,高鐵接驳內地主要城市,縮短港人到內地大城市旅遊時間,就如東京人坐火車到日本其他地方玩,無需每每上落飛機,過完關又要過關,人的自由不再被小島有限的土地限制,這是我個人對高鐵的盼望。人們需要看到工程對自己的效益,政府和議員必須解釋的。
  •     事無大小泛政治化,建制派議員政治觸角不足,任由學生和泛民自由解讀和不斷扭曲發酵
以上種種遠因問題,加上近因,美國印鈔輸出通脹的經濟大環境,前朝政府土地政策失誤,造成樓價問題嚴重,新世代FACEBOOK出現,集合互相追捧互相吹噓的人,自我洗腦,自我神化,也可能有台獨勢力樂見一國兩制失敗,不排除習近平以外的另一股共產黨勢力幕後推手,全部遠因近因加起來,大概應該就是現時香港亂局的因由。
在經濟通FACEBOOK看到以下短片,在此貼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9to5qNEhl0&feature=youtu.be

當中亦顯出兩代鬼佬對香港不同的看法,老一背的鬼佬認為英國只是利用香港作為與中國貿易關係的基地,貿易港口,轉口港發展,都是因為中國,中國發生文化大革命與香港發生67暴動有密切關係,也就是五、六、七十後經歷的香港發展,所以更容易認同中港融合。

年輕鬼佬和他的女朋友講出了時下年輕人的看法,也很值得參考, 輕鬼佬女友提出內地食品安全、內地人大聲講話、隨地吐痰、隨地掉垃圾,不排隊等車的不文明情況,令她希望把自己與內地人區別出來,眼見身邊很多新移民,令他們感覺香港優勢快要消失,看來都是問題的精結。而事實上70年代的香港人也不排隊等巴士,清潔運動自70年代開始,直至曾蔭權做了清潔大隊長之後,重罰市民1500大元才杜絕隨街亂拋垃圾、隨地吐痰的惡習,也只是近年的事。影片亦提到:「自97年開始每日150個單程證內地新移民來港,是中國政府特意安排….」,怎麼明明是97年之前已經有的政策,如今變成97年開始有的政策,好多的錯誤、忽略、誤會、誤導、誤解、不了解,全部加起來造成現時問題大到不知如何說起,不知如何解決,可能真的要由中國自己強大起來,文明普及起來,才能真的令問題解決。

有說應該設立調查委員會調查事件根源,我相信這些問題不是三幾個人坐Office可以得出結論,倒覺得可以從旺角暴亂事件參與掟石放火的年輕人,深入分析他們的家庭背景,年齡,職業,上網習慣,財務狀況,喜好,日常活動,朋友圈,結集實際數據,加上他們個人的口供,大摡可以窺探出一些社會問題。


1 則留言:

  1. Want To Increase Your ClickBank Banner Traffic And Commissions?

    Bannerizer makes it easy for you to promote ClickBank products using banners, simply go to Bannerizer, and get the banner codes for your selected ClickBank products or use the Universal ClickBank Banner Rotator to promote all of the available ClickBank products.

    回覆刪除

請留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