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2年7月9日星期一

金融業光輝歲月只能回味

國際金融海嘯發生之前,於1999年 美國通過Gramm-Leach-Bliley Act 撤消傳統、投資銀行和保險業間的分界,令三種金融機構競爭激烈,期間聯儲局亦減少監管銀行,各種金融業產品應運而生,這包括資產証券化、掉期合約和各類衍生產品在世界金融市場出現,炒買這些產品令國際金融炒業暢旺,並且進入最光輝的歲月,月球族(即每月一百萬收入)大有人在。

然而,國際金融海嘯發生之後,世界各國紛紛加強監管金融機構,光輝歲月將不復再!

首先是英國領頭拆細需要求助的銀行,令英國銀行業再沒有大到不能倒。雖然金融危機源頭國家--美國,在加強監管金融機構遇上重大阻力,截止2012年6月30日,各大受助金融機構包括AIG,什至巳回購政府為救助他們而持有的優先股,再次回到大到不能管亦不能倒!

然而近半年不斷揭發金融機構醜聞,其中包括十多家國際大型銀行涉嫌操控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市場、高盛涉嫌內幕交易、摩根大通和十多家包括高盛和美銀在內的國際銀行及對沖基金,大手進行對賭信用違約掉期引致大幅虧損等等事情,誓將導致歐美金融監管機構加強監管金融業。

另一邊廂中國,亦正進行利率改革,近兩次不對稱的減息,逐步收窄銀行息差,顯示出中國銀行業豐厚盈利的年代也不復再!

再加上巴塞爾協議III為應對2008年國際金融海嘯而加強監管,特別強化資本充足率要求,並新增了關於流動性與槓桿比率的要求。2010年9月12日制定的巴塞爾協議III,要求銀行的一級資本率在2013年起從現在的4%提高到4.5%,到2019年進一步提高到6%。加上2.5%的銀行資本緩衝,銀行的全部儲備資本比例將達到8.5%!

在世界各國加強監管金融機構,巴塞爾協議III加強強化資本充足率要求,均大大減低銀行槓桿能力。這些年來,銀行的豐厚利潤,完全靠加大槓桿能力,諸多限制只會削弱金融業的盈利。

然而,銀行為百業之母,當銀行槓桿能力被削弱,經濟的槓桿能力同樣被削,可以預見的是,依靠加大槓桿發展的強勁經濟增長,最美好的日子將會成為歷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請留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