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5年2月8日星期六

看完四徑大步走的感想




昨天終於找到時間去看「四徑大步走」,初時以為這電影已經落畫,因為連同首映已經上映了差不多兩個月,過年期間與親友吃晚飯時談到這部電影,才發現未落畫,直至現時累積票房收入已達六百萬港元,一部港產片以行山作為主題的記錄片竟然有如此票房,實在是令人意外。

上畫了差不多兩個月,昨天早上去看,入場百老滙細影院仍然是七成滿,也是我感到的另一意外!

更令人意外的是建議開拍的人及兩位導演都是本地的外國人,此事都是靠網友在群組分享謝票相片才得知,沒有地鐵廣告,沒有宣傳,只靠口碑,得到如此票房,這套電影的確有個人之處,而不只是講行山。

如不是這套電影,筆者也不知道香港有個越野比賽叫「四徑」,每年的比賽都是農曆新年的年初一至初三舉行,所以剛過去的初一至初三已舉行了2025年的比賽。參賽者要在72小時內完成四條行山路徑:麥理浩徑(100公里)、衞奕信徑(78公里)、港島徑(50公里)、鳳凰山徑(70公里),全長298公里。60小時內完成的參賽者者獲得稱號「完成者」,60至72小時完成者獲得稱號「生存者」,賽事不似每年舉行的渣打馬拉松比賽那麼多資源,沿途沒有工作人員提供水或醫療輔助,參賽者中途去士多、茶餐廳買食物、買水,吃的時間都計算在內。

值得一提的是,此項比賽是由一位本地外國人Andre發起,已舉辦了十年,電影就是十週年的紀念作,導演Robin Lee,監製Ben Lee, 他們是兩兄弟,用了三年完成拍攝和剪接。參賽者亦是本土的外國人較多,令人感覺是否外國人才能看出香港的優點和把優點發揮得更好?

看完整套電影,高空航拍四徑山脈和周邊風境很美,加上故事的內涵,票房豐收也是實至名歸,加油!

故事追蹤幾個曾經參賽的參賽者,Stone 、Will 、Salomon、Sara、羅啟邦,他們賽前的準備,其中Stone和 Salomon計劃挑戰50小時內完成,計劃涉及每段路程需要的時間,怎樣跑和行才最有效;參賽者羅啟邦在比賽前訓連時遇到意外受傷,傷口四寸長,傷口聯針及服食抗生素令身體狀況大打折扣;其實最令人意想不到,電影後期才見到他,相信是補回的,他就是Jacky,在沒有人留意,以自己的步伐走,竟然是破50小時內完成,第一個到達綠色郵筒的人,他到達鳳凰山頂時拍下日出作紀念的一幕令人感動。Salomon 是工程師,比賽的路程充分計劃,但比賽過程身體狀況轉差令他不能依從計劃,很有謀事在人, 成事在天的意味。

整套電影其實並非只記錄煎熬的比賽過程,而是有關挑戰自我、跨越困難、堅持、把自我推至極限,直至最後成功完成目標的故事。電影中提出令人深思的問題:「不是別人迫你,是你自己要做的,令人煎熬的過程,就是考驗這是否真的你想要的,考驗你的意志有幾堅定。失敗並非壞事,有得失敗才有機會學習!」正如發哥所講這是一部每個香港人都應該要看的電影!


2025年2月4日星期二

Deepseek 引發的競賽是更多AI 發展突破


近日人人都在談論Deepseek, 有認為它的所謂Knowledge Distill 是抄襲OpenAI,OpenAI官方指:DeepSeek (DS)可能不恰當地'蒸餾'了OpenAI的模型來開發自有的AI 產品。亦有指控質疑DS的訓練成本不只600萬美元,因為DS並沒有包括硬件,又指硬件包含50,000張H100而非DS所講的2,000張Nvidia H800。這幾天媒體的焦點就是圍繞着這些指控來研究DS的真正成本,外國傳媒甚至形容DS引發國家AI競賽。

而根據一些分析,以整合數據儲存和運作方法來迎新合H800,是可以大大改善效果。

不過,這些DS是否使用H800或H100的問題,對普遍的developers而言,他們的興趣不大,他們都非常興奮地專注於測試及下載到自己的電腦,試圖以local使用DS。這點其實對AI行業來講更為重要,因為這意味着人人都可以自己開發自家應用的AI。

在外國人的YouTube 頻道更多聚焦在如何下戴DS到自己電腦使用,一方面無需把自己的data 與DS分享,增加私隱,另一方面,大家都在想以自己的notebook 行DS造自己應用的AI 。

我們的CTO以自己的Mac M2 Max 可輕鬆使用DS 14b (b = billions parameter ) model,速度為每秒20 tokens ,速度合理。而麥加文給我的YouTube 連結(see below)更顯示有外國YouTuber 用兩張RTX 4090 gpu card 可運作14b及32b 。可能廣泛宣傳,導致近日網上出現大量之前用於以太坊挖礦的RTX 4090 graphic cards出售。但根據我們的CTO的分析,32b可能都會慢,另兩張RTX 4090 gpu 加起來full system 的用電量是1500 watt , 相等於15個100 watt 烏絲燈膽在你身旁發出熱力,是很浪費電力的做法。

Website/App 版是連接DS伺服器行671b, 問答輕鬆自如,速度快,但硬件GPU要求的成本非普通人買得到。因此人們都在想如何可以把671b再壓縮至例如96GB,讓DS 的671b都能夠在notebook使用。

對!DS免費下載可引發競賽,令更多人競賽怎樣可更有效地local使用DS,從而建立自家的AI。

CTO形容這發展就像audio、video 由原本CD只能儲存12首歌,壓縮成mp3便能儲存60首歌的時代即將來臨到AI發展,當發展至此便是每人一AI的時代了。

我的讀者可能對如何在自己電腦存取公司財務報表更有興趣,然後用AI做分析,一種方法是以每個月200美元使用OpenAI Pro 的 Deep Research, 首先把財報下載到自己電腦及存檔,然後讓AI分析,但現時只容許美國用戶使用。第二種方法是把DS下載行local, 然後把公司財報存檔到電腦,再使用DS,你便可以有自己AI 做分析了。

以上所有資料由CTO 提供及編輯。


PS: 1.5b / 7b / 8b/ 14b/ 32b/ 70b 是由671b的DS蒸餾出來的較細版本, b 是 billion parameters , 版本越高越聰明


https://youtu.be/7TR-FLWNVHY?si=U8vwPWKnlJB1lepe




 


2025年2月3日星期一

還持有Waves 怎樣好?

 

新年流流,先跟大家拜年,祝大家心想事成!恭喜發財!

很久以前講過我持有Waves, 後來升到三十幾美金賣晒,因為我買入的時候只是2蚊幾美金。我記得在2021年一次Zoom live, 有網友問關於waves, 當時我話預期加息,不要再諗Waves,但我知道仍然有些網友持有少量Waves。昨天早上有網友同我講Waves被Binance delist, 問我怎樣處理,我上網check一check消息,被Binance delist 的原因是Waves曾經被黑客入侵,導致客戶做成損失,但又無法妥善解釋原因。我查看資料,Binance容許仍然放在其custody 的 waves轉為USDC





我給網友的建議是轉USDC先,再選擇轉持有另一隻幣,初時我建議網友轉Ton 或 Dot, 因為幣太細,有什麼消息都唔知,我的建議Ton 和 Dot只是隨口噏,兩隻幣都有已知用途,起碼唔會長期接近零的低位。後來知道該網友持有少量waves, 而且現在waves的價格很低(1.14美元), 網友說想搏奇蹟出現,我覺得與其要搏,就找個大些少的機會來搏,因此建議了dogecoin, 以前對dogecoin 冇乜好感,但從圖表看,很久以前是0.000幾一路升上來0.3,錢少,長期持有來搏,或者dogecoin 的趨勢比較可靠,同樣,我沒有詳細分析dogecoin, 只是隨口噏。





聽該通報 waves 被delist的網友講,waves.exchange 轉了WX network , 想繼續持有是可以migration。以上只是討論不同處理waves 被delist 的可行性,不是投資建議!揸細幣有風險,越細越難在大路傳媒獲得消息,自己執生!最好控制風險的方法是限制注碼!

以近日NVDA為例,有分析認為Deepseek的出現會對高端晶片需求有負面影響,亦有認為人人自己可以local行自己的AI可能影響Cloud computing的需求。亦有認為Deepseek令中小企開發AI成本大降,晶片需求上升,對 NVDA沒太大影響。


現時又正藉打關稅戰的水深火熱之中,通脹、高息可能持續,股市幣市同受負面影響。

無論未來如何,現時股市幣市很大機會越跌越深,怎樣處理投資,接跌下來的刀,定還是怎樣,幾時接、怎樣接,真的沒有人知,自己執生!




2024年12月24日星期二

理想實踐的一點想法


上星期匯君live的主題引令我們思考已遺忘的理想,理想很多時是不切實際、或時機未成熟、或過於年輕而未能實現,匯君建議可以另一方法去實踐,例如從生活上實踐。我作為仍然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的過來人,也想分享一些想法。

昨日去海港城看了周潤發的攝影展,周潤發提到年輕時很喜歡玩攝影,後來因工作太忙而放下了興趣,直至近年才再提起攝影機到處拍攝,這是很常見的現象,年輕時很有熱誠,但賺的錢不及自己職業,結果放下了,一放下已過了半世人。

返回周潤發攝影作展,展覽的作品一幅的售價為18,000港元,作為名人做善事的捐款,絕對值得。筆者想從價值來衡量,作品的創作及構圖很有藝術感,看出作者的心思和感受,攝影作品的專業程度被受肯定,但如果只以專業攝影師的作品來評估價值,未必能以18000港元出售,但以周潤發的名氣注入攝影作品,其價值便完全不同了。如果發哥當初放棄成為演員,而從事攝影,他大概不可能以18000元出售作品作為善款捐出給予慈善機構,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現時未能實踐理想,可能只是時機未到,也未必是永遠做不到的事情,只是事在人為。

在這裏我又想义開少少討論價值,很多人以為在社交平台cap 張圖便可以盜取相片,數碼藝術品或相片很容易被抄襲,而事實上,我想反問你會以18000港元買手機cap圖的攝影品嗎?周潤發攝影真品的價值是無可取代的。

我很喜歡電影「填詞L」,原因可能也是見到自己的影子,電影是導演黃綺琳的追夢故事,電影的結尾是夢碎返回現實,但電影以外的延續是,黃綺琳成為導演,把之前拍電影所賺的錢all in到「填詞L」這套電影,然後整套電影的歌曲都由她親手填詞,結果電影歌曲「填詞魂」贏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兜一個大圈仍然可實踐自己的理想,最終成功以熱血兌換動人結尾!

雖然我們有時會美化理想,但實踐理想並不是超乎現實的事情,也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只是在乎你怎樣實踐而已!


PS: 今天是平安夜,也趁機祝大家平平安安,聖誕快樂,Merry Christmas!








2024年12月11日星期三

我認為幣的平均投資法

12月6日出文「賭博都要知賭什麼」正正是BTC 升至ATH 103,570美元的時候,文章反對10萬美元FOMO, 今天12月10日執筆之時BTC 96,325美元,較ATH下跌7%,是時候談談怎樣DCA BTC。在股票方面,DCA的意思是不理升跌定時定候買入一個數量,DCA的大前提是要相信長遠趨勢是升,因此,如果不相信BTC就不應該買!



買幣不是買股票,而經驗話我知,幣的跌浪可以很漫長,但升浪就很快。而跌浪可能捱要兩年,在低位徘徊守兩年並不好受。因此我自己DCA的方法是每次跌才買,分階段買入至一個量便停手,限制風險,而升市是我一路升一路沽的時候。

另雖然Eth的區塊鏈應用與BTC性質不同,供應量不同,今次升浪而言,升幅亦不及BTC,但DCA Eth 來追也未嘗不可。當然,這只是我的投資方法,各人有各人的投資法,有些只做algo trade,而我完全沒有涉足,因為不是我杯茶,我現在的精力都花在自己的Volitium上 。


2024年12月6日星期五

賭博都要知自己賭什麼

昨日執筆時比特幣價格曾升至103,570美元,傳媒解釋原因是特朗普將委任加密支持者保羅·阿特金斯作為新任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 ,加上特朗普委任多名的內閣成員均持有比特幣,這符合他的選舉承諾不會沽售美國政府擁有的20萬粒比特幣的pro Bitcoin 政策,此引發討論美國把比特幣納入作戰略儲備的可能性增加,然後聯想當美國列比特幣作為儲備,其他國家亦很大機會跟隨,做成競賽爭相買入。

比特幣作為價值儲存的認受性增加,正逐步實踐筆者所寫的書「貨幣革命 加密貨幣新時代」,書中筆者曾指比特幣是小國自救的方法,在與書商商討內容時,曾提出比特幣有可能成為國家儲備,當時書商聽到也很雀躍,但筆者後來覺得2014年講比特幣能成為國家儲備,實在太過天馬行空,然而今天竟然成為認真討論的話題,作為早期投資者當然樂見這些發展。

比特幣升破10萬美元,網絡上引起很多嘩然,亦挑動網友FOMO,然而網友又不認同比特幣有何價值,甚至可與日本軍票相比,只是基於大眾的相信,而被迫相信,甚至需要資產配置一部份,筆者不太理解過中的邏輯,如果質疑是沒有價值的東西,為何在10萬美元才買入?不是因為我是信徒,而對價值質疑者的反應,而是邏輯的問題,10萬美元買jumping gym 幣,只因大眾都追捧的東西,這是完全不合邏輯。

筆者絕對不認同的是不理解便買,這等同賭博,是好危險的事,而不是比特幣好危險。以前筆者youtube 影片都分享過,市場上經常炒作消息,例如:內地對所有掘礦經營者趕盡殺絕,完全禁絕,然後比特幣掘礦算力大幅下降,然後便很多散戶不問價狂沽,價格從30,000美元跌至10,000美元,結果…..?如果理解比特幣的背後技術,和一直跟開比特幣的消息,根本這是舊聞炒作,其實是會視為入市機會。同樣,好消息也是一種炒作,而不是入市的原因!

再讓大家看一些東西,如果不理解比特幣是什麼,而只是因為昨天價格升破10萬美元而入市,純粹看價格升幅,其實同買入dogecoin 分別不大!大家看看圖表,BTC 和dogecoin 一天的升幅同樣是約8%,dogecoin的價格風險更低,值博率更高!不求甚解的投資如同賭博,但大概也應了解自己在賭什麼?是筆者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