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3年1月25日星期三

隔山買牛 (2)疫後三思


上次寫隔山買牛已經是2014年:「隔山買牛(1)資訊不平衡」,至現在仍然很有參考價值。早前Duncan Tg 群組有網友貼出Hea富敦釗YouTube 影片,片中敦釗透露已全數清倉港樓,買入東京樓自住,並且投資買入東南亞物業。


在隔山買牛(1)筆者清楚指出不贊同買不熟識環境的海外物業,三年疫情更確立這個想法,過去不曾發生的瘟疫情況,全球封關,航空陷於幾乎完全停頓兩年多,同時間經濟間歇停頓,筆者畢業於加拿大,有親人居於加國,所以非常關心加國情況,疫情初期全國封城,人們禁止外出,只許walk dog及一家只許一人出外買食物,從報章得知,有些擁有十間物業的業主,半數的租客在沒能力交租或失業的情況下遷出,另方面,加拿大政府亦要求業主短暫減租,這導致業主也陷入財政困難⋯⋯


另外,由於封城,物業管理不會容許非居民進入物業睇樓,所以租客一旦遷出,便難以找到下一個租客,這也令業主大失預算,不但找不到租客,即使想賣樓也是不可能。


近日加拿大報章報道,有業主長期丟空物業,可能去了外地公幹,回來才發現單位被出售。據報被賣單位業主最後都能討回單位,但買家的細訂被賊人詐騙。所以筆者認為在不熟悉環境買樓置業,對買家很不利,主要是不熟悉海外買樓程序,有時忽略了一些程序而受騙,甚至地產經紀也可能是假的,而買家無從得知。


另外,筆者近日聽到駭人聽聞的隔山買牛案例,這是發生在香港,地點不便透露,但卻是真人真事。筆者一個朋友近日睇樓尋找租樓,地產代理帶他到其中一個樓層,一出電梯口便有陣陣臭味漂來,一問之下,原來樓上有單位長期丟空,業主為國內買家,沒有出租單位,原因可能是商務間中來港使用,又或是不想處理租客煩瑣事情,由於疫情關係,三年沒有來港,有日單位爆屎渠,由於單位沒有人,臭氣滲出,鄰居見狀唯有把門罅用膠紙封上,結果臭氣傳落幾層樓….


筆者認為力不到不為財,距離太遠,自己處理不來,一是靠人,但這也是增加成本。







2023年1月14日星期六

他們看不到我看到的價值




上星期匯君的「樹窿計劃」中,聽到有網民提到買了Bitcoin ,65000美元沒有走,現在跌了七成後沽貨,累他蝕了很多錢。言詞間好像在説買Bitcoin 是呃人。


很明顯這位人兄是在Bitcoin 的歷史高位買入,然後下跌七成沽貨,這正是高買低賣的很好例子,不明這些人的投資心態是什麼?聽人講買Bitcoin 會發達?他視Bitcoin 為賭錢工具?價格下跌便是呃人?如果買入後價格持續上升便不是呃人?


他在Bitcoin 價格跌至16,000美元止蝕了!但現在Bitcoin 價格又升回20,000美元了,那又如何?如果十年後Bitcoin 價格升至100,000美元,那又如何?如果之後又跌回65,000美元,即之前他買入的高位,可能是未來的低位,那又如何?


這些人不知為何買入Bitcoin, 他們眼中只有價格,漫無目的買入或沽出,長久下去,他永遠只會是高買低賣的輸家,在這一刻看,沒有人會知道未來什麼價格是高位、什麼是低位,只有從倒後鏡才會知道。


亦有專寫股票分析的專欄說買Bitcoin 輸身家的故事,這些人為何會輸身家?看完整篇文章後發現,故事主角向財務公司借錢在高位買Bitcoin, 結果Bitcoin 價格從高位下跌九成,因此輸身家,還導致主角欠下巨債。事實上,即使人們普遍認為買樓很安全,如果向財仔借錢買,也很大機會輸身家及欠下一身債!


Again, 這些股票專家看到的只是價格,他為求突顯買Bitcoin 會輸身家,便度身訂造一個故事,借財仔加碼盡地一煲買Bitcoin, 然後輸身家!但如果你借財仔買任何投資,買樓、買股票,一樣可以輸身家。倘若用於買樓,何止輸身家?例如你向財仔借100萬買價值1,000萬的樓做首期,像今年樓價下跌15%,便已經蝕150萬了,還未計借了財仔的本金和利息呢!


有些人說最聰明的就是爆升賺了便立即買樓,這些人看到的也只是價格。他們相信樓比crypto 更值錢,這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大家從不同的角度看待投資crypto 。


我想指出,很多評論的人都不曾了解crypto 與背後區塊鏈的關係,也從不了解區塊鏈的技術和運作,所以對他們來說,crypto 是沒價值的東西,賺到錢的人只是好彩。


但是他們的偏見與現實是永遠的平衡時空,Bitcoin 已經運作了14年,價格在不同時段都曾跌過7成至9成,但每次跌了下去,還是升回來(看下圖)




Log之後更能看出整體趨勢:





以太坊也一樣:





Log 圖:






我寫了兩本書都以革命為題:


























有些人以為我找借口吹吹水解釋crypto 為何會升,但事實卻是我看crypto 的發展是一埸革命,它改變了人們做事的方法,這在我的第二本書「財富潛藏區塊鏈金融革命2.0」不斷提出,我看到的是革命,他們看的是賭大細,這是他們看不到我看到的價值,難怪我可以從2013年開始HODL Bitcoin, 2015開始HODL Eth, 直至開花結果,賺到他們賺不到的錢。









2023年1月9日星期一

再淺談crypto 監管


筆者在2022年11月2日出文「有關crypto 監管」簡單回應政府於金融科技周發出的「虛擬資產政策宣言,今天在數碼港舉行 的POW'ER 香港WEB3創新者峰會,筆者是座上客,其中一個環節「不同監管體系下的虛擬資產發展路徑」,筆者主要想聼聼與會嘉賓如何看政府監管,在此筆者也有一些想法。





在「不同監管體系下的虛擬資產發展路徑」環節,嘉賓們都認為虛擬資產都應該接受監管,而與會嘉賓都是中心化企業代表。去年底 FTX、Luna、Celsius 爆煲事件後,要求監管之聲尤甚,未來還可能牽涉DCG、Genesis 、Grayscale 。我們必須注意的是,這些爆煲或有可能爆雷的都是中心化的虛擬資產公司,它們都是受監管的公司,Luna是受新加坡的法例下監管,但仍然能避過法眼。這跟任何的詐騙事件並沒有分別,IPO的公司也是受到多層監管,有保薦商的due diligence, 港交所審批、會計師審核,但仍然有為數不少的IPO公司在上市後不久便轉盈為虧,股價形態有如一座山:






股票價格下跌九成之後長期低迷 ,給人感覺上市只是經營者的最終exit。所以受監管並不等同投資者一定受到保護,然而在層層的監管卻提升上市成本,集資門檻很高,不利初創公司,而且對做實事的公司成本效益不彰。


我認為對投資者的最好保護方法,是教他們如何選擇投資好的公司或項目。


作為「去中心化」區塊鏈項目的創辦人,對於中心化的監管是感到矛盾,一方面我們都認為監管對整體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很重要,但在中心化的現行法規下,若去中心化的項目跟隨,其實是很難。


例如真正去中心的Defi, 管理模式是去中心化的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他們在世界各地投票管理,而客戶都在應用程式透過智能合約自行處理。如果跟隨中心化法規要取得牌照經營,第一個問題是由誰去申請?第二個問題是defi要有金融牌照,那便跟現有銀行的模式沒有分別,但defi本身就是要eliminate中間人和機構,從而減低中間的成本,信任是在透明和不能篡改的區塊鏈,不用KYC, 是permissionless。如果監管機構要求制裁某人,禁止他使用defi,充公他在defi的收息資產是不可能的。


另一例子,早前有報道指政府屬意監管集資平台,集資者要向政府申請,政府逐單case審批,另方面平台要登記,然而政府如何定義集資?這令我想起Viu TV的一套劇集「IT 狗」,故事中葉念信創辦的PayPayDuck,創立的原意是參加婚宴的親朋戚友給予人情,後來阿信認為親友可以預付人情以支助新人擺酒,那麼新人的財政壓力可減低,後來發展至白事,親友預付帛金,紅白二事親友預付,算不算是籌集資金?這就是我指的如何定義集資。在去中心化平台上,如果要求禁止或下架某人的項目,也是不可能。


「不同監管體系下的虛擬資產發展路徑」環節中,有個講者從事區塊鏈包括公鏈數據分析,他說得很好,區塊鏈的數據是透明公開的,監管機構要找的都可以從這些數據找出來。










2023年1月2日星期一

糊塗交袋稅




新的膠袋徵費措施在元旦日31號實施,每個膠袋由現時$0.5提高至最低$1,並且收緊豁免範圍,收費主要原則是如有包裝的食品,商戶不能提供膠袋給客人,但…但…但是,原則上,每一個交易又可以有一個免費膠袋。


我為什麼說「糊塗」來形容以上那麼「簡單」的膠袋徵費?因為除了環保官員很清楚這些規例,基本上,應用規例的商戶和市民都糊里糊塗亂收或亂交膠袋稅!


在元旦日,即實施新膠袋徵費的第一日,我在Circle K店舖買了兩個雞尾包,店員問我要不要膠袋,膠袋需付一元!我見他拿出一個細小透明膠袋,只能裝兩個包。這個膠袋要求我付一元。雞尾包才6元一個,兩個是12元,膠袋費1元,差不多10%,我心諗:「我有環保袋,但很大個,用來在超級市場買很多東西時用,而且不干淨,不能用來裝兩個包吧!將兩個包放入背包嗎?我的背包有衫、粉盒、化妝品,怎可放在一起?」想了又想,還是覺得不可能把包放入背包,那麼用手拿著兩個雞尾包走可行嗎?我的腦裏閃一閃這想法,我又覺得不可行!因為另一個包是給我丈夫食,用手拿着不太衞生吧?怎樣做好?然後我問:「如果我買12個雞尾包,又不想俾膠袋稅,我是否要用10隻手指挾住它們走?」店員不知怎樣回答。後來我醒起,曾經聽過類似膠袋徵費,好像是有包裝才可收,我便跟店員說:「好似要有包裝先需要俾…」然後,店長出來,跟店員說:「係呀!有包裝先要俾!」這就是我的經驗。


然後,晚上看無線新聞,看到記者問市民,市民:「啲嘢濕嘅放入環保袋好唔方便!」好明顯這個市民買了菜之後放入自己環保袋,環保袋是布做的,當然不適合放菜入去。新聞中又見到另一個生果攤檔貼出告示標明要支付膠袋徵費一元,很明顯這個攤檔小販並不清楚規定,於是化煩為簡,一律徵收一元!如果20蚊4個蘋果,你買12個,便可能要支付3元膠袋稅,但原來你去超市買,沒包裝的蘋果,超市免費提供平口膠袋給蘋果,小販懶理,凡買生果都收一元,超市做事較系統性,所以很清楚哪些要收、哪些不用收。結果可能是,去街市買餸的阿婆和菲傭,糊里糊塗不斷被收膠袋稅,不去街市的中產或醒目市民便有優勢,被無理收費便會出聲,這樣可能不利弱勢社群或小攤檔的生意?


膠袋稅那麼複雜,事前沒有宣傳,我印象中只是數月前好似聽過小小,大部份市民不清不楚,各有自己理解,傳媒也沒有說清楚,有些報紙有懶人包,我是在Circle K買兩個雞尾包被收徵費覺得不合理,上網找懶人包深入了解才比較清楚,其實是幾擾民!


星島日報: 膠袋今行新徵費細節懶人包 息息相關豁免範圍一帖搞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