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無論幾大力度揭抑房價政策如「國十一條」,或落力控制信貸增長,中國的房產泡沫還是越揭抑越漲,現在已成為了經濟的一個大腫瘤,再加多些房策揭樓價已沒有多大意義,即使樓房已經供應過剩,甚至很多地方出現鬼城,樓價仍然上漲,這已是公認的事實。
揭樓價政策、控制信貸增長或加大供應都無法收效,原因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正如我在第一篇「三中全會的金融改革」指出,左手交右手或找來不知名的公司接貨,按回給銀行,便可以把價格向上托,加上一些民眾盲目相信買樓是唯一可以抗通脹的投資,每人擁有三五間樓房實屬等閑事,因此只要樓價繼續升,人們還是無懼更多鬼城。
今年三中全會沒有再提及揭房價政策,取而代之是開放銀行間的競爭,迫使銀行正視貸款質素,以市場力量去推動目標。
上篇文章指出銀行追求優質貸款,揀客揀貸款產品,當銀行認為樓價過高,風險太大,便會減少承造樓按成數,最近一些金融行業協會和研究機構對全國32個重點城市近500家銀行房貸產品調查發現,已有17個城市出現暫停房貸現象。暫停房貸現象已由一綫城市發展到二三綫城市,停貸的產品也逐漸由原來的僅限二套房擴展到首套房!另從各重點城市的銀行對房貸的報價看,首套房利率優惠門檻也有所升高,銀行批貸的審核也愈來愈嚴格,批貸時間大為延長。
另方面,證券市場的發展包括多渠道推動股權融資、讓國有企業主導的行業向民間資本開放等改革,目的是增加投資機會,並疏導民間資金和提供更大範圍的經濟發展,減少資源和資金向地產傾鈄,這也是有效的揭樓市措施了。
向來歷史教訓是,搞樓市,搞果個,死果個。今次金融改革勢必引起政治經濟震盪,經濟一差,政治便會不穩,那如何是好?當然是沖喜一下經濟。
城鎮化相關的改革和放寬一孩政策,都是加強及擴大內需,提升消費,帶動製造業投資復甦,以上兩項改革是未來經濟動力的火車頭。一些經濟學家估計多項深化市場改革,可令2014年中國GDP可增長7.8%至8.6%。這就可以為金融改革所帶來的震盪提供軟墊,更重要的是,城鎮化改革政策可幫助吸納過剩的樓房供應。總的而言,深化市場改革除了提供經濟動力,也提供壓房地產泡沫軟着陸的基礎,這就是對沖震盪。
搜尋此網誌
2013年11月28日星期四
第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政策改革(2): 香港如何應對中國金融改革帶來的震盪
上篇文章提到,中國三中全會的金融改革引入競爭,國有銀行追求盈利,便會追求優質客戶和貸款,他們要求更佳按揭條款,例如多付首期或多付利息。一些公司便要從其他地方調動資金來還款。
中港經濟又是一環緊扣一環,要在香港樓市找尋資金調動的蛛絲馬跡,比較困難,原因是現時樓宇供應短缺,加上樓市辣招令成交大減,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或政府的樓市指數都無法反影真實情況。
但在香港股市指數中,對內地情況的反影便比較容易看得出來。例如每當上海同業拆息揪高時,香港股市及地產分類指數都急跌(看下圖)
過去上海同業拆息三次揪升,2013年6月20日升至13厘,9月23日升至3.8在,10月30日升至5.23厘,香港的地產分類指數均出現下跌情況。
上海同業拆息平穩之後,香港的地產分類指數又再重拾升軌。
如果現時香港樓價像2009至2012年尾般大幅上升,相信類似調資情況也會在樓市出現,但賣樓需時,那些內地公司可加按香港樓作調回內地救亡。
那麼一來,內地泡沬便可成為香港泡沬,我個人的看法是辣招政策中對公司抽取印花稅是必須的,或這也是為何梁振英政府如此決絕地拒絕放鬆公司的辣招政策。中港經濟連環緊扣,泡沬也如是,香港的特首又怎可能不與中央政府合作?(未完)
後記: 辣招政策已實施一年多,市民亦支持辣招政策,為何還沒有在垃圾會通過?如果樓市突然轉勢,勢必引起混亂,只擔心沒電視看的黨員們,是否應負上責任?大家應多加注意了。
中港經濟又是一環緊扣一環,要在香港樓市找尋資金調動的蛛絲馬跡,比較困難,原因是現時樓宇供應短缺,加上樓市辣招令成交大減,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或政府的樓市指數都無法反影真實情況。
但在香港股市指數中,對內地情況的反影便比較容易看得出來。例如每當上海同業拆息揪高時,香港股市及地產分類指數都急跌(看下圖)
上海同業拆息平穩之後,香港的地產分類指數又再重拾升軌。
是否某程度反影有人賣股救亡?如果現時香港樓價像2009至2012年尾般大幅上升,相信類似調資情況也會在樓市出現,但賣樓需時,那些內地公司可加按香港樓作調回內地救亡。
那麼一來,內地泡沬便可成為香港泡沬,我個人的看法是辣招政策中對公司抽取印花稅是必須的,或這也是為何梁振英政府如此決絕地拒絕放鬆公司的辣招政策。中港經濟連環緊扣,泡沬也如是,香港的特首又怎可能不與中央政府合作?(未完)
後記: 辣招政策已實施一年多,市民亦支持辣招政策,為何還沒有在垃圾會通過?如果樓市突然轉勢,勢必引起混亂,只擔心沒電視看的黨員們,是否應負上責任?大家應多加注意了。
四引擎直升機的科技發展(1)
一年前我在Toysarus看到一架用iPad經Wifi來遙控,四引擎有拍攝鏡頭的直升機(Parrot AR Drone 2.0下圖), 吸引我的眼球。
在網上找出更多資料,原來如果要加強戶外遙控,必須要改裝以遙控器取代iPad。
最近發現無線的「三個小生去旅行」也用上四引擎直升機作高空拍攝。
這個鏡頭便是四引擎小型遙控直升機從高空拍攝的:
後來這種四引擎小型直升機更發展至無需遙控,原理是電腦設置了飛行位置,而且計算程式已可令直升機自行調節平行,飛行穩定性甚至可以運載一杯酒,並在高空作出高難度飛行而一滴酒也沒有漏出。
最近發現無線的「三個小生去旅行」也用上四引擎直升機作高空拍攝。
這個鏡頭便是四引擎小型遙控直升機從高空拍攝的:
三架一齊可以運載貨物呢!
最近四引擎直升機科技又有新突破,下篇再談。
第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政策改革(1): 金融改革
上週三中全會完結, 週一股市大炒放寬第二胎政策帶來的內需, 未見BB,先見盈利, 因為大家都喜愛即食文化。 不過,金融改革部份,雖然落墨不多, 其實殊不簡單。
最值得關注的金融改革:
看深一層,以上全部都是推動人民幣自由兌換的必要金融改革步驟。所以,人民幣自由兌換進展已經如火如荼,只是時間問題。不過這改革過程當中,牽一發而動全身,路程肯定凶險。
人們提到中國次按危機,通常的例子都是影子銀行以民間集資形式,以高利貸借錢給人炒樓和投資做生意,但我相信真正涉及的範圍還有一些像香港的例子,例如地產開發商將單位售給一些公司(無論是左手交右手,或者不知名的空殼公司),製造樓市興旺的表象,這些公司借銀行錢買樓,風險便由公司轉移致銀行,樓價不斷上升當然沒有問題,賣樓賺錢還款銀行即可。
一但樓價停止上升,即使橫行,問題便來了,那裏找來資金還紿銀行?在金融改革帶來競爭之下,國有銀行為追求盈利,便會追求優質客戶和貸款,他們可能向公司或地産商埋手,要求更佳按揭條款,例如多付首期或多付利息。這樣,一些沒有實力的公司便會被淘汰,或要從其他地方調動資金來還款,連鎖反應下,樓巿不能無限向上托。
中國樓市泡沫會爆煲嗎?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也會不斷成為炒作主題,我以前講過,中國不是完全開放的經濟體系,關埋門打仔,打掉門牙連血吞也可,這點是不需懷疑的。
在市場競爭下,銀行更注重風險管理和優質貸款組合,這樣便可把銀行納回正軌。理論就是如此,不過改革從來都會遇上很多阻力和既得利益者的反抗,改革領導隨時被推落台,因此習近平的管治實力和在軍方的權力都是重要的支柱。
在改革矛盾漸進,沒有甜頭是很難推重力,因此可以預期放水政策有緊有鬆地伴隨,另一方面以催谷內需以承托改革帶來的震盪,務求盡量軟着陸。我個人認為,未來幾年,中國的經濟只會平穩,而不會有大起落。
香港如何應對中國金融改革帶來的震盪?其實早己有跡可尋,下篇再談!
最值得關注的金融改革:
第一:推動資本市場雙向流動,意味著外資參與國內資本市場規模會大幅度增加同時鼓勵中國企業個人海外投資;這裡最大重點是引入外資金融機構跟國內金融機構競爭第六項只是有關人民幣自由兌換的進程之一,第一至三項則關乎金融機構引入競爭,第四、第五項是準備有金融機構競爭不來而要埋單!
第二:利率市場化
第三:容許符合條件的民間資本設立中小型銀行
第四:建立存款保險制
第五:建立金融機構破產退出機制
第六: 加快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看深一層,以上全部都是推動人民幣自由兌換的必要金融改革步驟。所以,人民幣自由兌換進展已經如火如荼,只是時間問題。不過這改革過程當中,牽一發而動全身,路程肯定凶險。
人們提到中國次按危機,通常的例子都是影子銀行以民間集資形式,以高利貸借錢給人炒樓和投資做生意,但我相信真正涉及的範圍還有一些像香港的例子,例如地產開發商將單位售給一些公司(無論是左手交右手,或者不知名的空殼公司),製造樓市興旺的表象,這些公司借銀行錢買樓,風險便由公司轉移致銀行,樓價不斷上升當然沒有問題,賣樓賺錢還款銀行即可。
一但樓價停止上升,即使橫行,問題便來了,那裏找來資金還紿銀行?在金融改革帶來競爭之下,國有銀行為追求盈利,便會追求優質客戶和貸款,他們可能向公司或地産商埋手,要求更佳按揭條款,例如多付首期或多付利息。這樣,一些沒有實力的公司便會被淘汰,或要從其他地方調動資金來還款,連鎖反應下,樓巿不能無限向上托。
中國樓市泡沫會爆煲嗎?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也會不斷成為炒作主題,我以前講過,中國不是完全開放的經濟體系,關埋門打仔,打掉門牙連血吞也可,這點是不需懷疑的。
在市場競爭下,銀行更注重風險管理和優質貸款組合,這樣便可把銀行納回正軌。理論就是如此,不過改革從來都會遇上很多阻力和既得利益者的反抗,改革領導隨時被推落台,因此習近平的管治實力和在軍方的權力都是重要的支柱。
在改革矛盾漸進,沒有甜頭是很難推重力,因此可以預期放水政策有緊有鬆地伴隨,另一方面以催谷內需以承托改革帶來的震盪,務求盡量軟着陸。我個人認為,未來幾年,中國的經濟只會平穩,而不會有大起落。
香港如何應對中國金融改革帶來的震盪?其實早己有跡可尋,下篇再談!
2013年11月22日星期五
職場點滴:凡事留一線
在過去一週,傳媒鬧得熱烘烘,一個顧問公司女總裁揭露政府的不是之處,正義行為得到讚賞!
這裡不是探討女總裁有沒有違反保密協議,也不評論她做的事是是非非!但職場上,力數前度上司的不是,並不是好榜樣,且聽我解釋。
在一次職場面試,我曾經問一名轉工人士:「你為何轉工呢?」她提起聲線,大義凜然地力數以前公司如何對她不好,人工低,晩晚超時工作, 公司charge唔到客,便迫她食鐘,聽來她真的做得辛苦又得不到應有的回報!聽完之後,我也很同情她。
但理性上我心裡呈現一個問題:「請了她之後,如果她有什麼不滿我公司的地方,或我有什麼得罪她,她會不會又到其他公司這樣力數我的不是?」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一件事,好來好去,日後留一線,以前僱主無論是否不公義,你在人家面前搏到同情一件事,人家想到有朝一日燒埋身又是另一回事,這樣負面地數前度僱主,也表現沒有職業道德。多數僱主為避免日後惹麻煩,有得揀也會找個少埋怨多做事的人。
記着日後見工面試,人家問你為何轉工,縱使有幾多冤屈,也已經是過去。面試之前對該公司做點資料搜集,多談你面試的公司怎樣吸引你,你怎樣能夠在這公司有得著,多談你對事業的要求,這公司怎樣給你提供好的發展,這樣說話便正面和得體得多了。無論如何,積極進取才是我們轉工的原因!
至於前度公司和上司的不是,我認無論做人和處事都應該留一線,他日好相見,Never say never!
這裡不是探討女總裁有沒有違反保密協議,也不評論她做的事是是非非!但職場上,力數前度上司的不是,並不是好榜樣,且聽我解釋。
在一次職場面試,我曾經問一名轉工人士:「你為何轉工呢?」她提起聲線,大義凜然地力數以前公司如何對她不好,人工低,晩晚超時工作, 公司charge唔到客,便迫她食鐘,聽來她真的做得辛苦又得不到應有的回報!聽完之後,我也很同情她。
但理性上我心裡呈現一個問題:「請了她之後,如果她有什麼不滿我公司的地方,或我有什麼得罪她,她會不會又到其他公司這樣力數我的不是?」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一件事,好來好去,日後留一線,以前僱主無論是否不公義,你在人家面前搏到同情一件事,人家想到有朝一日燒埋身又是另一回事,這樣負面地數前度僱主,也表現沒有職業道德。多數僱主為避免日後惹麻煩,有得揀也會找個少埋怨多做事的人。
記着日後見工面試,人家問你為何轉工,縱使有幾多冤屈,也已經是過去。面試之前對該公司做點資料搜集,多談你面試的公司怎樣吸引你,你怎樣能夠在這公司有得著,多談你對事業的要求,這公司怎樣給你提供好的發展,這樣說話便正面和得體得多了。無論如何,積極進取才是我們轉工的原因!
至於前度公司和上司的不是,我認無論做人和處事都應該留一線,他日好相見,Never say never!
2013年11月15日星期五
新世代的揾錢模式
筆者在「貧富懸殊的元兇」一文曾經指出,貧富懸殊、中產向下流是世界性的趨勢,年輕人要抗衡向下流,必須掌握科技。今天給大家看看一些年青人如何在網絡上賺錢。
看看以下兩條Youtube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7Lrwe6wwi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eMGTtwE25s
上載者nigahiga,上載了十幾條youtube片,全都是一至兩個人搞笑對話,低成本製作,內容非常傻氣,近乎是傻佬講話,然而這些年青人並不傻,他們的每條短片觀看人數高達六百幾萬至三千幾萬,訂戶過千萬,有這樣的成績,廣告收入肯定不少。在網上還看過很多以上類似搞笑低成本製作影片,都是過千萬人觀看的。另一個 youtuber Smosh也是在網上製作搞笑影片而大受年青人歡迎,一些影片也是過千萬點擊。有時間看看,只是看小朋友對傻人搞笑的反應,又真的幾有趣!
又有一些年青人專登拆爛一些東西,然後教人修理。想不到原來全球有那麼多人想知道如何修理東西。其主要收入當然是售賣零件。
另外有一些年青人在網上低價買入一些東西,再在淘寶價高者得轉手賺錢,不要以為是吹水,是真人真事。
從以上例子所見,他們成功的關鍵的市場對象是世界性,題材是世界性的。反觀現時香港年青人在網絡製作政治youtube片,相信最成功的,點擊也只是幾十萬至百來萬,相較海外年青人的傻片,簡直是天壤之別,真是傻的都鬥贏你,原因很簡單,人家的市場是全球人口,而香港本地市場再多也只是七百萬人,況且當中很多是BB、老人不上網,市場實際是少於七百萬人。
現在你去問十個香港中學生:「你將來想做什麼職業?」九個會答將來想做醫生、律師、會計師、banker等傳統行業,這些行業雖然穩穩定定帶來收入,但要真正能夠賺大錢,你需要在行內成為頂尖兒,best of the best,而事實上,做這些行業的頭幾年,必須要做牛,人工也未必能夠追得上樓價的升幅。一些想自己出來做生意的,卻因租金昂貴,由朝做到晩也只夠交租,成為業主的奴隸。今時今日,海外年青人已經不是這樣揾錢。
新世代的揾錢方法是無分國界,能夠打破高租金的限制,你無需好持別出眾,無需要best of the best,不需要是專業人士,只要掌握出到世界性喜歡的題材,賣的產品是面向世界市場,便不愁沒有客,這就是新世代的商業模式,打破很多舊有的規限。
看看以下兩條Youtube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7Lrwe6wwi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eMGTtwE25s
上載者nigahiga,上載了十幾條youtube片,全都是一至兩個人搞笑對話,低成本製作,內容非常傻氣,近乎是傻佬講話,然而這些年青人並不傻,他們的每條短片觀看人數高達六百幾萬至三千幾萬,訂戶過千萬,有這樣的成績,廣告收入肯定不少。在網上還看過很多以上類似搞笑低成本製作影片,都是過千萬人觀看的。另一個 youtuber Smosh也是在網上製作搞笑影片而大受年青人歡迎,一些影片也是過千萬點擊。有時間看看,只是看小朋友對傻人搞笑的反應,又真的幾有趣!
又有一些年青人專登拆爛一些東西,然後教人修理。想不到原來全球有那麼多人想知道如何修理東西。其主要收入當然是售賣零件。
另外有一些年青人在網上低價買入一些東西,再在淘寶價高者得轉手賺錢,不要以為是吹水,是真人真事。
從以上例子所見,他們成功的關鍵的市場對象是世界性,題材是世界性的。反觀現時香港年青人在網絡製作政治youtube片,相信最成功的,點擊也只是幾十萬至百來萬,相較海外年青人的傻片,簡直是天壤之別,真是傻的都鬥贏你,原因很簡單,人家的市場是全球人口,而香港本地市場再多也只是七百萬人,況且當中很多是BB、老人不上網,市場實際是少於七百萬人。
現在你去問十個香港中學生:「你將來想做什麼職業?」九個會答將來想做醫生、律師、會計師、banker等傳統行業,這些行業雖然穩穩定定帶來收入,但要真正能夠賺大錢,你需要在行內成為頂尖兒,best of the best,而事實上,做這些行業的頭幾年,必須要做牛,人工也未必能夠追得上樓價的升幅。一些想自己出來做生意的,卻因租金昂貴,由朝做到晩也只夠交租,成為業主的奴隸。今時今日,海外年青人已經不是這樣揾錢。
新世代的揾錢方法是無分國界,能夠打破高租金的限制,你無需好持別出眾,無需要best of the best,不需要是專業人士,只要掌握出到世界性喜歡的題材,賣的產品是面向世界市場,便不愁沒有客,這就是新世代的商業模式,打破很多舊有的規限。
2013年11月9日星期六
恆生指數大方向
近期股市波幅很低,成交量也只維持在四五百億, 似乎缺乏方向。不過又不是毫無頭緒,微觀一兩日我未必可以把握, 但大方向還是可以的。
從下圖看(圖一),恆生指數(藍色線) 在2012年6月至12月 (黑線方格內) 走勢跟道瓊斯(綠色線) 是上升,這段期間上證指數下跌,原因可能是中國經濟從2011年的高速年增長率9至10%下跌至2012年下半年7.6至7.4%(圖二),而香港卻仍然受益於美國大水的力量。
但自2013年至今,恆生指數走勢形態較接近上證指數多於道瓊斯,由於大陸股(紅籌加H股)市值佔恆指總市值56.5%,成交比例更佔總量的七成,恆生指數形態跟上證是可以理解的。
近期每次上海同業拆息一抽升,香港的股市便隨之下跌也可見一班。換言之,要估香港股市大方向,可以前瞻中國內地的經濟方向。
正如我之前在「中國經濟何去何從?」一文所說,若不信任中國的數據,可以用眼去看中國政府「搞緊D乜」,不是他們口講的,是實際正在發生的,擺在眼前是著力打貪腐和金融改革,最終目標當然是人民幣自由兌換,也因此可以預期中國的放水政策會是有緊有鬆。
由於美國的大水政策又會影響全球資金走向,從我觀察所得,中美兩國的放水政策有點像跳探戈,你收我放,我放你收。但美國的大水從未收過啊?
從早前聯儲局炒作收水預期可見,每次聯儲局放聲氣「可能」停止買債,股匯市場即時禾雀亂飛,中國以微調放水政策回應,以減低對中國國內流動性的影響。
近期聯儲局又聲言大水有排都未收,美國股市以上升來回報,而中國和香港股市卻水靜鵝飛。
中國的探戈政策不難理解,因為中國正在深化金融改革,當然不想有人「搞亂檔」。不過,正如博客「戰神」在「美國退市系列 (1) 就業篇」所言,收水是需要時間慢慢做,以減低對美國(只是美國) 市場的震盪,也即是說之前的炒作預期,其實只是在調控預期。
那麼,我們可以預期這種探戈放水法會持續一段時間,個人看法,中港股市大概也只會徘徊,跟著探戈步伐搵食應該還是可以的!
從下圖看(圖一),恆生指數(藍色線) 在2012年6月至12月 (黑線方格內) 走勢跟道瓊斯(綠色線) 是上升,這段期間上證指數下跌,原因可能是中國經濟從2011年的高速年增長率9至10%下跌至2012年下半年7.6至7.4%(圖二),而香港卻仍然受益於美國大水的力量。
但自2013年至今,恆生指數走勢形態較接近上證指數多於道瓊斯,由於大陸股(紅籌加H股)市值佔恆指總市值56.5%,成交比例更佔總量的七成,恆生指數形態跟上證是可以理解的。
近期每次上海同業拆息一抽升,香港的股市便隨之下跌也可見一班。換言之,要估香港股市大方向,可以前瞻中國內地的經濟方向。
由於美國的大水政策又會影響全球資金走向,從我觀察所得,中美兩國的放水政策有點像跳探戈,你收我放,我放你收。但美國的大水從未收過啊?
從早前聯儲局炒作收水預期可見,每次聯儲局放聲氣「可能」停止買債,股匯市場即時禾雀亂飛,中國以微調放水政策回應,以減低對中國國內流動性的影響。
近期聯儲局又聲言大水有排都未收,美國股市以上升來回報,而中國和香港股市卻水靜鵝飛。
中國的探戈政策不難理解,因為中國正在深化金融改革,當然不想有人「搞亂檔」。不過,正如博客「戰神」在「美國退市系列 (1) 就業篇」所言,收水是需要時間慢慢做,以減低對美國(只是美國) 市場的震盪,也即是說之前的炒作預期,其實只是在調控預期。
那麼,我們可以預期這種探戈放水法會持續一段時間,個人看法,中港股市大概也只會徘徊,跟著探戈步伐搵食應該還是可以的!
2013年11月5日星期二
講心又講金
作為一個打工仔,如果有得你揀,你會揀曾蔭權定還是梁振英做你老細?
曾蔭權一上任就即時加人工,又返5日工,多年來人工加幅起碼追通脹,甚至高於通脹,任內不做不錯,什麼也沒做過,也因此沒有刺激不同既得利益者不滿而上街遊行,結果做他的下屬都少啲嘢做,每天可以無驚無險又到6點!
CY一上任就周圍揾地起樓,搞到下屬走來走去,一些地方前面長期哥爾夫球場景或開揚景,如今要起樓,當然引起很多附近居民不滿。又搞辣招阻人發達,搞到地產代理無啖好食,醫院原本擴建諗住收雙非生仔錢,零雙飛搞到醫院不滿,入境處職員要阻截孕婦衝關,零雙飛和限奶令又搞到入境處多咗嘢做。成日落區,每次一大班人示威又要大批警員到場維持秩序。CY越做得多,下屬越多嘢做,又刺激不同既得利益者不滿和反對派出來揪後腳,一年有過萬次遊行,警員做到氣咳,做CY的下屬就每天都驚濤駭浪又過6點!
以打工仔心態而言,CY做老細,下屬每日返工好像打仗,仲要人工加幅低於通脹,相比老曾,無驚無險到退休,你話打工仔跟邊個着數啲?
相信CY亦知警員辛苦,除了出言撐警隊,國務院還高調接見警隊高層,顯示中央都很體恤警隊。上司能夠表現體恤下屬當然好,不過跟你寒喧幾句,員工笑笑口心裡仍會問:「你知我辛苦就好,幾時加人工?」打工仔出來打工都只是求財,有理想服務市民都唔可以當飯食,有錢才可以改善生活,講心不講金,多勞少得,不如少勞少得好過,仲唔使孭鑊!
如果老細唔識做會點?下屬要老細滑鐵盧有好多方法,明明睇到當睇唔到, 見到你扣錯鈕都唔話你知, 樣樣側側膊,細鑊唔孭大鑊缷番俾老細。
近日入境處20名員工集體請病假,導致深圳灣口岸超過10萬人過境緩慢,出現大批旅客輪候。然後又有屋宇處員工罷工,接連有政府部門不滿而曠工,是否一種警號就來爆煲?那些經常喜歡公民抗命的遊行人仕,相信很快可以自遊行了!
曾蔭權一上任就即時加人工,又返5日工,多年來人工加幅起碼追通脹,甚至高於通脹,任內不做不錯,什麼也沒做過,也因此沒有刺激不同既得利益者不滿而上街遊行,結果做他的下屬都少啲嘢做,每天可以無驚無險又到6點!
CY一上任就周圍揾地起樓,搞到下屬走來走去,一些地方前面長期哥爾夫球場景或開揚景,如今要起樓,當然引起很多附近居民不滿。又搞辣招阻人發達,搞到地產代理無啖好食,醫院原本擴建諗住收雙非生仔錢,零雙飛搞到醫院不滿,入境處職員要阻截孕婦衝關,零雙飛和限奶令又搞到入境處多咗嘢做。成日落區,每次一大班人示威又要大批警員到場維持秩序。CY越做得多,下屬越多嘢做,又刺激不同既得利益者不滿和反對派出來揪後腳,一年有過萬次遊行,警員做到氣咳,做CY的下屬就每天都驚濤駭浪又過6點!
以打工仔心態而言,CY做老細,下屬每日返工好像打仗,仲要人工加幅低於通脹,相比老曾,無驚無險到退休,你話打工仔跟邊個着數啲?
相信CY亦知警員辛苦,除了出言撐警隊,國務院還高調接見警隊高層,顯示中央都很體恤警隊。上司能夠表現體恤下屬當然好,不過跟你寒喧幾句,員工笑笑口心裡仍會問:「你知我辛苦就好,幾時加人工?」打工仔出來打工都只是求財,有理想服務市民都唔可以當飯食,有錢才可以改善生活,講心不講金,多勞少得,不如少勞少得好過,仲唔使孭鑊!
如果老細唔識做會點?下屬要老細滑鐵盧有好多方法,明明睇到當睇唔到, 見到你扣錯鈕都唔話你知, 樣樣側側膊,細鑊唔孭大鑊缷番俾老細。
近日入境處20名員工集體請病假,導致深圳灣口岸超過10萬人過境緩慢,出現大批旅客輪候。然後又有屋宇處員工罷工,接連有政府部門不滿而曠工,是否一種警號就來爆煲?那些經常喜歡公民抗命的遊行人仕,相信很快可以自遊行了!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