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辯越明,已越來越多經濟司指出貨幣的先決條件不是政府背後支持。近日加密貨幣接連被中國及南韓政府打壓,但似乎影響仍然是短暫 。
本週一中國監管機構指加密貨幣挖礦產業耗電量大和助長投機炒作,要求省級政府「積極引導」轄 內企業退出加密貨幣挖礦產業。
另南韓金融服務委員會和「金融監督服務院」宣佈展開對六家提供虛擬貨幣帳 戶給機構客戶的本地銀行進行聯合調 查,檢視它們是否確實遵守反洗錢及使用實名帳戶的規定,並且研究關閉加密貨幣之相關機構的可能性。
週內這兩項消息令比特幣價格下跌14%,比特幣價格現徘徊在14,000 美元之上。中國用環保來排擠比特幣掘礦業出局,中國礦工佔全球掘礦量七成,由於礦工是確認交易的枝柱,中國政府今輪取締掘礦業會否對比特幣造成影響?從比特幣價格反應來看,似乎今次的打壓對比特幣也沒有造成太大影響,價格只是下跌 14%之後又穩定下來,為何打擊枝柱對比特幣交易運作也沒有太大影響?
解釋這問題又是要深入了解比特幣背後的技術,上次文章「比特幣價 值的迷思」已經指出,越多人掘礦,計算程式的困難度越高,出産維持十分鐘一個,那麼,掘礦人數下跌,即使少了中國的掘礦者,也只是令計算程式的困難度下降,使交易維持十分鐘一個,其他地方的礦工便會因爲困難度下跌而能 夠掘出更多比特幣,所有運作是自動調節。
至於南韓監管機構對六間銀行返洗黑錢和帳戶的調查,也只是冷卻南韓炒賣加密貨幣活動,即使經歷之前中國關閉比特幣交易所和禁止代幣首次發行( ICO),對比特幣及加密貨幣影響都是短暫,只可視為對其市場及背後技術的考驗。(未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請留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