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8年11月8日星期四

名人與騙局




近排好忙,昨日在網友的fb看到惹火博客上了新聞紙,被指隱藏風險、誇大回報、慫恿借貸,由於事件正在調查中,筆者不便評論。筆者已多次指出掘礦不是那麼容易賺錢,更遑論掘礦合約,他的礦場是否在掘礦,抑或是他在市場買少少比特幣給你派飯也無法考究,我甚至聽聞,你去參觀礦場,原來礦場是用來window dressing都有。


不過,筆者更想討論的是名人效應在騙局的影響。在其中一個報導中,有苦主曾這樣説:「佢係KOL,所以信佢」。

早前在美國有一單非常大的騙局,在香港不為人注意,但在外國很被受關注,說出來讓大家引以為鑑。

2009年一間美國矽谷公司Theranos宣稱硏發出最新儀器,能夠只需少量手指血便能測試出身體病變,由糖尿病以至癌症都能自行測試出來,儀器可在藥房購買。創辦人Elizabeth Holmes 到處開講座吸引公眾及傳媒注意。





2013至2015年間吸引了七千萬美元投資額數,吊詭之處是沒有一個投資者問過她拿財務報告看,而事實上,這儀器從來沒有存在,對於公司的財務、知識產權状況,Elizabeth一向神神秘秘,騙局被揭發是源於2017年12月公司Theranos需向貸款公司借貸一千萬美元而要拿出抵押資產。這宗案件在美國還在審理中。

這間公司屬於生物科技公司,今時今日,是非常熱捧的概念,想講的是熱捧概念加上名人和傳媒宣傳,是整個騙局的原素,而人們盲目相信名人、傳媒,作為投資者缺乏意識查證產品存在與否和核實給予的資料,造就事件的發生。

說回香港,近日我在Facebook 屢次見到一宗廣告,廣告以CNN breaking news吸引眼球,疑似breaking 新聞內容報導創業真人show 「勝利道」,剛批出歷來最大筆初創投資金額。

該初創公司硏發出比特幣交易演說法,由於比特幣每天波幅很大,演算法推算高低位,然後升跌都能獲利。創辦人即場叫其中一名投資者 David Chang 下載應用程式及錢包,先支付200元(沒有講是美元還是港元),之後就等,五分鐘之後,David 報出已賺75元,然後收入不段上升,另一投資者爭相入股這初創公司,最終把投資額bid高至歷來最高。報導中的記者說自己也下載程式試一試,先付200元,之後等了好似係一個鐘賺了45元,但他持續地賺,最終賺了一張機票去旅行。




整篇報導言之鑿鑿!以比特幣波幅寫出演算程式,上落都能夠賺錢,聽起來或者可能做到,上網看看「勝利道」,的確有個投資者叫 David Chang ,另外一位女投資者也是確有此人,然後我把整篇報導的標題抄出,並在CNN新聞搜尋,結果是沒有此報導!再回到廣告中的CNN新聞網的其他網頁,都只是彈出一系列人物相片和他們的戶口投資額每分每秒在上升,並彈出表格讓人填上資料及碌信用卡支付200元,即可每分每秒賺錢,那麼容易賺錢,你信嗎?

有人問甚麼是KYC驗證,是否ICO項目的保證?我可以跟你說,KYC是沒甚麼大不了,KYC全寫是「Know Your Customer 」,只需在該網站提供身分證相片,或passport 第一頁的副本,所謂驗證,只是確認真有此人而已,但網站寫明不擔保ICO項目的真確性和能否成事,Again,只要搜尋多一點,便會知道更多。我認為投資前最好多搜索核實資料和產品。

致於以名人、名牌保薦機構作招徠,亦即所謂名人效應,其實只要給他IPO股票,利用他的名字吸引投資,推升首日掛牌股價,讓他獲利作為回報,這些手段也屢見不鮮。

所以,別再依靠名人效應了,自己的投資,自己做好功課,了解自己的投資項目,反覆驗證得來的資訊,不明白便多問問題,是作為投資者的責任。

如果有人跟你說他投資如何了得,炫耀一箱箱銀紙,不過當你問多幾句,他叫你不要問,只要跟、甚麼蘇州過後無艇搭、一機難求、一齊做市割韭菜,你會信嗎?



10 則留言:

  1. 其實網上好多騙局, 只是太多人想不勞而獲, 跌落陷阱 !
    火XX我一早唔同意佢教人借錢投機, 但D人一見到人地賺到錢就以為遇到神 !

    回覆刪除
  2. 不了解就作出投資,蝕本就一定~~~

    回覆刪除
  3. 有無覺得奇怪,個個苦主包到唔知係邊個,會不會隔一段時間有人自稱苦主澄清不是苦主,那麼,大家又無法知道,這個苦主不是之前的苦主,哈哈!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將心比己,錢又比左,感覺上已經戇居左。仲要拋頭露面成為人家笑柄?!比朋友熟人同事知道,就更冇運行啦。
      假若間,第日幣市回升,掘收成百倍上升,苦主又變返有眼光的投資者?卻又背著輸打贏要的惡名,咁不如封住口面,揾議員算啦。

      陰謀論啲,有其對手/仇家 扮苦主,邊個知。

      刪除
  4. 文中問題係, "名人"效應下大家盲衝, 未睇清楚係乜就買.

    唔係人有咁笨七, 做標題黨下話...

    另, 矇面超人入面, 都唔一定係同一個人...哈哈.

    回覆刪除
    回覆
    1. 噢,原來現在大陸有歩行識別,死囉,包到任何仁都識別到

      刪除
  5. :-(
    呢堂交足學費。買之前有考慮過難度/回本問題,但嗰刻信佢多過信自己。
    六月的時候,完全了解DCR的情況,立時倒抽一口涼氣。
    但心中仍是睇好DCR前景,慢慢入現貨。現貨到暫時為止,回報OK。

    坦言,佢係太誇大回報,而且做事手法相當具有爭議性,不過依然相信,佢真心想幫人,只是太多控制以外的因質導至 回報表現出現落差,唔夠料 同老千 分別是很大,雖然投資者的結局是非常相似。
    而隨著佢其他項目慢慢落地,雖仲未到預期回報,但令我更相信,佢及其背後伙伴是在做實事。
    當然叫人碌卡all-in,暫時睇落血本無歸,難以返身。希望投資者吸收這次血的教訓,若果不了解風險,或機構冇披露風險,就令願錯過,都唔好傷到本金。千萬不要FOMO

    回覆刪除

請留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