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2年12月31日星期一

認清政治現實

今天有朋友叫看「城市論壇」,平時不看這個節目,閙來鬧去,又不曾令人增加政治見識,浪費時間。朋友叫到便看下,今日「城市論壇」有三位講者,兩個分別是民陣和人民力量,一個是愛港之聲代表,聽完民陣中大四年級妹妺仔講話,跟著是愛港之聲代言人發言,聽完兩人開場白已經關機。在我所看到的是,這些年來,這班泛民議員全部都只是帶著我們遊花園,這就是他們失選票,one and only one reason. 講多都多餘!

雙非嬰孩問題由他們引起,從來沒有提供解決辦法,多年來越來越多雙非孩來爭福利、爭床位、爭學位,如果他們有做好份工監察政府,就不會導致今時今日二十萬雙非孩來了!如果他們有做好份工監察老曾,就應該一早推動增建公屋、增加土地供應吧!我每天經過中環街市便火都嚟埋,這幢毫無特色的東西又話要保育,政府西座又是看來看去都是毫無特色,現在又要保育,填海又話影響海洋生態,移山就話影響生物,就這樣曾蔭權七年都冇做地,曲線支持地產霸權。之前贊成人工海灘,今時臨近開工先來反對,之前說成很關注地產霸權,今時政府跟地產商較勁,就以簡單的僭建問題,叫佢下台。老友,麻煩大家抬頭看看香港有邊層樓無僭建物?這麽多年,我看到的只是一班只懂叫口號,當政府真正落實做事時,便拉著後腿的政治把戲。


講到梁的僭建物,真正由他親手僭建的,就只有花棚和一幅牆,而現在屋宇處証實那幅牆是不需伸報的小型工程,那麼梁振英真正僭建的就只得一個花棚,現在都拆了,因為一個花棚叫佢落台?

老人生活津貼那麼一項簡單的民生議題,竟然將它與全民退休保障綑綁在一起來拉布,全民退休保障一直很具爭議性,想短時間硬推?是否在騙人?那些站台的支持者全是老人家,但最受政策影響的是下一代,又是騙人!

成日講什麼核心價值、法治,自由被蠶食,我都好想問,在立法會表演公審梁振英是維護法治的行為嗎?香港幾時開始定一個人罪是不需經法庭審訊?香港沒有言論自由嗎?商台、港台不是日日都在閙政府嗎?我在外國居住多年,未見過節目主持人持有個人意見和立場的電台節目,講真!為何會容許這些個人意見節目?我日日在電台宣揚香港樓價雖然貴,但樓價貴得有理云云,洗腦咁洗,可以嗎?

今日學民思潮兩個未成年的小朋友登上一架吊臂車為一月一日遊行做宣傳,先前就話只是為反國教,日久見人心,政治目的明顯不過,誰是真正大話精?利用未成年的少年搞政治是什麼核心價值?仲有,吊臂車錢從何來?若不是搞政治,用六、七千元租吊臂車咁落力?

誰讓他們登上吊臂車的?如果出事,保險包唔包?他們是未成年的,放他們登上如此高空工作,是虐兒呀!希望巿民可以關注一下!

這班小朋友在講政治,但知否菲律賓總統都是普選產生的,國家經濟衰過馬可斯年代,美國的民主自由社會,亦難免由社會上最有權力的1%的權貴,壟斷大部分的資源,其餘99%的人面對貧困和受苦!講到尾,政治其實只是由社會上最有能力影響政府的人控制,在香港而言,即是地產霸權,這些政治現實究竟小朋友明幾多?

政治鬥爭向來是複雜問題,講成是華盛頓講大話那麼簡單,是否被騙了?



2012年12月29日星期六

通街都怨氣

近幾天, 發起一月一日倒梁遊行的民陣隔空跟警方進行駡戰,民陣堅持擺街站,否則就是打壓言論自由,警方解釋不許擺街站的原因,是街站阻塞遊行通道,塞返轉頭會塞入維園,雙方各執一詞。

不知你有沒有塞車的經驗,我就經常有,對上一次同性戀者遊行隊伍在灣仔軒尼詩道西行方向,而我在維園道東行方向,上天后廟道,平時駕車只需五分鐘,當日竟然要四十五分鐘,一條完全跟遊行無關係的路線竟然塞到痴線,原因就是塞返轉頭!

只是不準擺街站便說成是打壓言論自由,那麼沒有參與遊行的市民的行街自由就可以被打壓?莫說沿遊行路線的商舖生意大受影響,每次遊行,我都會避免到銅鑼灣、灣仔、金鐘、中環,相信很多人也會有同感,這幾區的商場及商舖生意也會受影響,他們做生意的自由可以被打壓?的士及駕車人士要兜路行,用多了車費油費,誰來補貼?其他人使用道路的自由就可以被打壓?


仲有,支持梁的又要出來遊行,否則被指為不支持他,倒梁的又出來遊行,是否要七百萬人全部上哂街?真係好得閒?一年五、六次遊行,大佬!真係全香港都是那些十幾歲、大學生們唔使搵食嗎?公道些,又要擺街站、又要遊行,為何不大方點開放六條告士打道行車線行到夠?


2012年12月27日星期四

惟恐天下不亂搵食

記得去年2011年接近聖誕的時侯,這位腸粉說「Goldman rules the world」,又說「Greek is going to crash」and「he's been dreaming for this crash for 3 years」,嚇得全世界鼻哥窿都無肉,我當時就說「歐債無料係到!」,還叫這位人兄發多3年夢!今時今日又如何?



2012年評級機構標普發表報告,將希臘的長期外幣和本幣主權信用評級從之前的選擇性違约(SD)提高至B-,並將希臘的短期外幣和本幣主權信用評級從選擇性違约提高至B,同時將全部流通債務,包括由希臘政府提供担保的流通債務的評級提高至B-/B,所有評級的展望均為穩定。筆者相信歐債危機應可在明年2013年下半年解決!

在股票市場,惟恐天下不亂,利用人的情緒而從中搵食實在見怪不怪,一些跟風者什至在此期間做空獲利!在下膽小,未有跟風,只在此段期間做了一些對沖。


近日在網上友人傳來以下圖片:




圖片在原版主朗思facebook內有幾千人like,我實在忍不住評論一下。很大的標題108公斤的奶粉水貨,驟眼看真的感覺草菅人命,但計一計數,1公斤=2.2磅,108公斤等同約240磅,看看箭咀指着的車輪,實在無法相信這樣細小的車輪,每一個要乘載120磅即等同一個成年人的重量,而且這個大叔還是單手拖着240磅貨物而行,只是覺得有點不合情理。

 我明白很多家長愛子女心切,對雙非和一簽多行的水貨客反感,可能衝動直接影響判斷,但惟恐天下不亂的人就是這樣從中取利,希望大家有所警覺。




2012年12月19日星期三

價值論

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師陶冬,今日談及中港樓市時指出,目前本港樓價和租金達到瘋狂地步。其實不單是瘋狂,簡直是令社會K形發展!

很多人經常說住劏房的人很慘,但你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有很多人自己選擇住劏房,而自住的樓是用來收租的,原因是樓價已升至人的價值大幅低於樓所產生的價值,而只有佔小得只有一個床位,才是最化算,如果買一個單位用來自住,損失會很大!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處的數據,2012年10月400平方呎以下的A類別單位的每呎租金和每年所得的租金收入為:



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A類別單位 (400平方呎以下) 每呎樓價和樓價總值上升值:



400平方呎的樓價升值和租金收入總和:



假若你買來自住,要供得起這些樓,你的收入必須為:



你工作的年收入需分別為HK$522,000、HK$396,000、HK$336,000,才能在香港島、九龍、新界買一個400呎的單位,但那個單位的潛在價值(租金收入和樓價升值)在香港島、九龍、新界分別為HK$1,172,480,HK$949,360,HK$838,800。相比之下,你的市場價值是大幅低於樓所帶來的潛在利潤,那你為何要工作?應該全職收租吧!


再看看假如你只佔用一個3呎x 6呎的床位,租金和樓價值與你們的收入相比:




以個人入息中位數HK$11,000,你每年收入總值HK$132,000,在香港、九龍、新界,你的床位產生的價值只分別為HK$52,762、HK$42,714、HK$37,746,你的價值大幅高於床位的價值,當然是需要工作吧,這就是為何那麼多人買樓收租而自己住劏房。

值得深思的問題是,當越來越多人,特別是中產,都認識到自己的價值不及土地的價值,而轉行去從土地取利,結果是整個社會沒有生產力,這就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


2012年12月16日星期日

大戰(6) :防範火燒心臟

 昨日快餐店內午飯時,坐在我背後,忽然傳來一個女人高八道的聲音鬧「大話冚大話」,坐在我身旁的阿伯即時轉身望過去,我也轉身望,原來是一個中年女人閙女兒。可見一句簡單的「大話冚大話」真的深入民心!

要理解一句大話冚大話,不需很大的心思,但要理解現時梁的房屋政策如何跟地產商較勁,我卻要用上兩大篇、過千字文章。

獨立分析思考,不需很大智慧,只需觀其行!梁振英上任半年,看他實施的政策是否合乎我們的利益便足夠。中央今屆要整治地產霸權,不是什麼菩薩降臨,打救世人,而是真的有此需要。

內地近日雷霆打貪,其實這股風氣早於香港率先首播,許仕仁和貪曾被揭發真的只是巧合嗎?還記得民滙報津津樂道地說出許仕仁與郭氏家族瓜葛之故事嗎?

今天明報專訊就指出,政治隱喻性極強的荷李活電影《V煞》, 在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CCTV6未經刪剪下播出,究竟意義何在?

昨天下午無無聊聊地按下按下電視搖控,無意間按到一內地電視台,當時正在播放「劉三姐」,「劉三姐」電影的政治背景正是文革之前,大地主與政府勾結,壓迫人民。同樣道理,《V煞》播出,正藉現時打貪的政治背景,政治目的可能是要喚醒人民反貪的決心。

話說回來,從DBC數碼電台的股東組合,不難想像香港財閥與內地財閥可能結盟,而這些勢力富可敵國,一但跟外國勢力不謀而合,將隨時燒到中央權力核心,是不得不防!個人看法是,內地雷霆打貪與香港整治地產霸權是相輔相成的政策。我強調整治而非打倒,理論等同食物鏈內不能沒有老虎一樣。

我曾經思考過一個問題,怎樣才稱得上是一個好的政治人材?個人想法是,不能讓老虎過肥,否則羊被吃光後,連餵牠的人也吃掉,即是我之前所指的火燒至心臟,但也不能讜羊過肥,否則便是共產主義了!你的看法又如何?

2012年12月11日星期二

大戰(5):高手過招


今篇繼續講辣招對地產商的影響。有報章指出上屆政府也有出SSD遏樓價,我只可說SSD是有效阻止散戶短炒。而BSD是針對大戶!

有炒股經驗的人都知期指結算前,恆指會異常波動,原因是不同大戶mark不同的位,有看升、有看跌,升跌mark位買賣靠幾隻大藍籌。然而股票流通量大,通常有大戶看升亦有大戶看跌,總不算是壟斷!

樓巿亦有大戶,升巿時大戶賣幾個特色單位,如李兆基所說,限量版手袋是無價錢牌的,喜歡就可以天價,然而這些都成為市場價,同區樓價就這樣造高一缐!能如此不論價值買樓,當然不是等閒之背,公司和內地富人通常是主要買家對象。而BSD就正正妨礙了mark位,當然會惹起不滿。

我這裡強調只是「妨礙」,不是說有效阻止,原因是地產商要賣樓,一定有方法,公司及內地人不肯付15%溢價,地產商可送優惠、或你5我10分拆溢價,所以只可說地產商因而少賺了。

既然BSD不阻地產商賣樓,主要作用為何?個人想法是,吸取老董年代教訓,倘若地產商聯手不投地,政府土地收入減少之際,政府可在地產商賣樓過程中分一杯羹。

上週,專門收購舊樓的地產中介公司指出,由於BSD令收購舊樓成本上升,發展商叫停三、四成新收購項目。 叫停收購舊樓,可能延誤重建,這違背了上屆政府以八成業權可伸請強拍來加快舊區重建的目的,供應可能減少。但另一邊廂,住在這些舊樓的人卻鬆一口氣,他們認為現在的賠償根本無法在同區買回物業。

我們都知道,自八成業權可強拍之後,地產商加快了收購舊樓,2010年上半年,田生地產簽署的合約總值有一百億,遠超2009全年八十億的總值(信報,5-7-2010)。但由於舊樓通常被間成劏房,在私樓租金仍然高企及沒有足夠公屋供應之前,把劏房戶趕出街,只會令住屋問題惡化!叫停收購不失為buy time 策略!所以說,跟地產商較勁,梁振英是最佳人選。

參考上世紀港英政府在解決房屋問題上,臨時房屋區曾經是迅速以解燃眉之急的政策。如1949年國共內戰後大量中國大陸難民湧入香港,在各地搭建寮屋棲身。1953年發生石硤尾寮屋區大火,令53,000名災民無家可歸。當時香港政府為了盡快為災民提供安身之所,便火速在附近興建徙置大廈,樓高只有七層。

政府可在現時一些荒廢多年的細小社區設施用地或多年沒有被鈎出的土地上,迅速搭建臨時中轉屋,一批抽到公屋的先上樓,另一批抽到的但要等待公屋建成前以便宜租金暫租中轉屋,這樣可加大安置公屋上樓人數。但這樣會牽一發動全身,私樓租金包括舊樓會有所下跌,又可能得罪一些財團。在採用此建議前,還請三思!

說完兩篇梁振英如何與地產商對戰,結論是,2010年國家主席胡錦濤與李嘉誠的「胡握手」,背地裡的暗喻可能是:「與亞洲首富較量是我的榮幸!」哈!哈!哈!




2012年12月8日星期六

大戰(4):圍堵


上篇文章提到「糧倉開了」,糧倉意思是什麼?老虎糧食是羊,糧倉是指充滿羊仔的羊群。老虎每天要吃二十至五十磅肉,一旦要牠吃少些........減肥真的很大挑戰,你試過沒有?



此處所指餵餔老虎應分為兩個人,把老虎餵得肥肥的,是上屆老曾,迫老虎減肥自討虎吃的是梁振英。

 
老虎增肥的政策:

1. 7年沒有造地,土地供應不足,囤地價值水漲船高

2. 增需求的一條龍服務:一直說雙非是未來新血,除了表面見到的爭學位,爭床位,爭褔利,長遠來說是穩定的買樓需求。當他們都要讀全日制的中、小學的時候,內地家長必須要買樓,幾貴都要買的剛性需求!

3. 話說要提升香港大學學府的國際知名度,逐多收外來學生,結果是九成都是內地學生,這些學生讀完大學可留港工作,又是製造長遠的房屋需求!


梁振英上任只幾個月,要即時造地增加土地供應,當然不可能,但近期㡬項樓市政策正是跟前朝反行其道,一方面截糧,另一方面開糧倉讓羊群出走!

1)明年起,實施零雙非政策

2)新界東北港人港地

3)15%買家印花稅(BSD)

4) 放寬白表人士免補地價購買二手居屋的申請資格,2人家庭月入上限增至4萬元;至於單身人士月入上限,亦提升至2萬元

之前說過,雙非政策是提供長遠房屋需求,零雙非當然等同截糧。另外,BSD令留港工作的內地人需付溢價買樓,地產商原計劃在新界東北建豪宅予內地人,新界東北地轉為港人港地令地產商失預算!以上都是截糧行動。


現時樓價有幾貴?根據經濟日報痛苦指數計算出,現時一手樓樓價平均為$1,023萬。7成按揭,供樓20年,每期供款為$37,946,4成負擔比率,供款住戶的收入起碼$95,000,加入電費、水費、管理費開支,家庭住戶收入起碼達$100,000才算鬆動。

香港有幾多家庭住戶有此收入?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只有3%的家庭住戶收入為$100,000以上,全港住戶總數目為2,389,000,3%即約為71,000個住戶,假設一半住戶己經置業,一手樓的實質香港買家對象只得約30,000個住戶。好明顯現在的一手樓買家大部份不是單純為香港家庭住戶。BSD令公司和內地買家卻步,地產商的千萬豪宅找誰買?BSD對地產商影響是不容忽視!

 
另私人住宅單位以差餉物業估價處的B類別為上車盤,現時樓價:

 
香港
九龍
新界
每平方米樓價
$115,810
$95,648
$68,433
換算為呎價
$11,581
%9,564
$6,843
400呎上車盤樓價
$463
$383
$274
7成按揭,供20年,每期供款為
$17,174
$14,206
$10,163
4成負擔比率,供款人的收入需為
43,000
36,000
25,000
加入電費、水費、管理費,住戶收入需為
50,000
40,000
30,000


一手樓的細價樓最起碼也應貼近上表中的$274萬至$463萬吧!現時買得起這些樓的人,連同水、電、管理費開支,家庭住戶入息必須在$30,000至$50,000之內。

最近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通過放寬白表人士免補地價購買二手居屋的申請資格,2人家庭月入上限為$40,000;單身人士月入上限為2萬元。涵蓋範圍正正是以上港島、九龍、新界的私樓上車盤。地產商的400呎$400萬的新樓,本來針對$40,000收入的香港家庭住戶,即使樓價再升,他們還可以延長供樓年期去上車,如今政府提供多一個選擇。再者,政府將在2014至2015陸續推出17,000個樓花居民單位,排山倒海的居屋供應將會吸走不少未來一手細價樓的購買力呢!這項政策正是趕羊出走!

一手細價樓不賣給香港人可賣給內地人,但現在內地人要付15%溢價,付不付這溢價當然見仁見智。但內地樓價和人民幣都在上升,內地買家付出的不單是15%溢價,還應加上機會成本,除非是必要,大趨勢還是望而卻步!

糧倉的羊少了,糧又截了,這正正是圍堵!看了全盤對壘的棋局,你會明白為何梁振英最好盡快下台!梁雖然沒有很大的財力,但有的是訂遊戲規則的權力,管你日日打傳媒戰,越吵得利害,越多政策出台,看誰先腳軟。看到嗎?正在與老虎大戰,幹嗎亂企邊?

有些人說梁的樓巿政策沒有多大擴展空間,所以施政報告將沒多大驚喜。又錯了,可做的還多的是呢!下篇再談!
 

 

2012年12月5日星期三

大戰(3):非一般的握手

1996年當國家主席江澤民刻意走入150人的特區籌委會團員中,尋找董建華的蹤影,並主動與他握手,成為聞名的「江握手」!但「胡握手」並非「江握手」,江握手是欽點,而胡握手是另一種暗喻!



2005年3月董建華和胡錦濤握手之後,董便被腳痛下台。那次握手可能是道別,亦可能是警告他「勿為中央添煩添亂」!

2010年9月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三十周年,這個官方的慶祝典禮中,國家主席胡錦濤親自步近長實主席李嘉誠,主動握手會面,當時評論認為是李氏捐贈60億元給國家,而得到國家主席重視,這10分鐘的會面,據報導大旨上是希望李嘉誠多為港人謀福祉。




國家和李氏的關係看來不太好。2010年上半年,李在上海、北京的土地被點名批評囤地,繼而其紅顏知己周凱旋,被內地《財經》雜誌報導她捲入 內地貪污案。另一個李嘉誠旗下位於上海嘉定區的住宅地皮於2008年購入,2010年仍然一片芳草。而在北京的逸翠園地盤,亦被國土資源部點名批評閒置土地,土地2004年購入,2010年還是銷售無期。

至於李澤楷旗下的盈大,被指將北京東三環盈科中心大樓旁邊的地皮,閒置近三年後轉手予羅康瑞的瑞安建業獲利兩億多元,後來盈大被列入囤地黑名單,罰款兼禁止在京城買地。

很多人以為「唐唐」是被欽點的接班特首!但事實上,內地面臨換屆,政治也笠笠亂,根本沒有欽點,這就是為何「唐唐」一直猶豫不決,原因是沒有人通知他是被欽點,而笵徐只是自以為是,根本所知的不多。

由董建華坐在習近平身旁的day one,並傳李克強為接任總理,梁振英才是被欽點,他們是一脈三成的組合,而且有跡可尋。董建華搞每年八萬五的戰績,李克強在內地是主理房屋政策,中央今屆是要整治房地產,內地亦然,香港的政策是要配合內地的政策,中央又怎會選一個地產黨的人做特首?梁振英沒有被公開欽點,原因是上面也在換屆,習近平的位子也可能坐不穩!整治土豪是非一般的政治任務!

有網友在上次文章回應區指出,梁振英什麼也沒做過,什麼也做不成,便被叫下台!你們錯了,梁振英做了很多,差不多等同打開了糧倉!只是被現在的噪音完全淹蓋,又或者是有人不想你們的焦點落在這些政策上,所以看報紙不可只看一份,六日之中有五日的焦點完全落在僭建上,你的世界就只有僭建物,當然以為梁什麼也沒有做!糧倉指的是什麼?說來話長,下篇再談!

P.S 當老虎長期被餵得肥肥白白,一旦沒有食物,隨時連餵牠的人也吃掉,這是近期一套戲《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其中一段劇情,情節有點像現在情況,而梁振英就是那個 "Skinny Little Boy" 哈!哈!哈!

2012年12月4日星期二

大戰(2)-向來都是公器私用

老闆利用自己擁有的媒體公司公器私用,不是亞視獨有的專利!

香港中文收費報章有以下13份:

明報、蘋果日報、星島日報、東方日報、太陽報、經濟日報、信報、新報、成報、文匯報、大公報、香港商報、公教報 (天主教報章)

文匯報、大公報、新報、香港商報立場一早被定格為左派報章,受眾太少,因此被視為非並香港主流社會報章,而成報太少讀者,公教報是天主教報章,也不是主流,筆者不談非主流報章。

免費報章中發行量最多的報章:

都市日報 • 頭條日報 • am730、晴報、爽報

有些主流收費報亦有出免費報,因此屬同組的報章,他們的立場或投資者如下:



要知道哪張報章對梁振英的支持度,可看他們如何處理梁以書面聲明交代山頂大宅僭建一事。

梁在23日交代僭建後的一週,11月26日至12月1日間,6日之中的5日,明報每天都以大宅僭建作為A1或A2頭條,蘋果日報、am730也一樣。星島日報和頭條日報雖沒有每天以大宅僭建作為A1或A2頭條,但報道標題措辭也不見友善,信報、經濟日報和晴報,新聞版作中立報導,但信報的紀曉風全版專欄連績6日都在鬧梁振英。13份報章中,只得東方報業是明確支持梁振英,東方日報什至在11月27日以唐英年及周一嶽的僭建作為頭條,梁粉立場可見一斑。

至於電視台,2間免費電視台ATV和TVB,3間收費電視台- now寬頻電視,有線電視、無綫收費電視中,now寬頻和有線都有地產商資金作背景。

電台方面,或者讀者可提供資料,不過商台881的反政府立場己非常鮮明,不在話下。

從以上分析所見,公器私用,並不什麼新鮮事,泛民渠道比建制派多。在梁振英大宅僭建一事,地產黨與民主派承勢起哄,各自有宣傳機器私用,邵善波說要打輿論戰,可有否想過買間電台、電視台?那就令人想到,港台不是政府台,究竟為誰而設?(筆者按:即使港台不應做政府宣傳機器,也可否立場中立一點,給觀眾、市民多一些觀點?)

可想而知,其實是有錢才有言論自由,梁振英與李氏財力相比,簡直蚊同牛比,林奮強更如小強一名,梁政府勢孤力弱,不無原因。

不過,那些天天叫梁下台,倘若真能成事,泛民真可以奪權嗎?還不是誰擁最多資源,誰有更多宣傳機器,便是誰的天下!

董建華年代己見識過這些噪音,董去曾來,7年過去,運了一個吉,才知誰是真正有「開工」!今次的噪音又是老董的翻版,只有經歷過三屆特首的人才知正在發生什麼事,幾多十萬個買不到樓的理由,也不及一個理由令你永遠買不到樓,那就是你不停地「運吉」!

今次這一仗,其實是梁與地產商的生死存亡戰,梁政府的財力雖然不及地產商,但有的是訂遊戲規則的權,若你是梁振英,你會如何做?答案呼之欲出!下篇待續。

2012年11月30日星期五

大戰(1) - 不能說的秘密


近日傳媒好不熱鬧,一方面大鬧梁振英大宅300呎僭建物是誠信問題,另一方面ATV、TVB、王維基、專貴議員們在發免費電視牌照上各執一詞,這些吵鬧巳足夠娛樂我們數星期了,然而這些娛樂大眾的爭拗背後,卻是一場更精彩的政治鬥爭,反地產霸權的你們應該睜大眼睛,看清形勢,免得企錯邊,做了別人的啦啦隊!

要求傳媒中立,我相信除經濟日報做得到之外,沒有幾多間做得到。事實上,傳媒影響政治,在英美非常嚴重,請大家看看以下圖表: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2012年11月3日)


奧巴馬競選總統時,看看傳媒的影響力如何?支持奧巴馬的報章總發行量為911.8萬份,支持羅姆尼的報章總發行量為513萬份,誰勝誰負,高下立見!

在英國,梅鐸的新聞集團怎樣影響英國政治,更是很值得我們借鏡。在維基百科找到以下資料:

In Britain, in the 1980s, Murdoch formed a close alliance with Conservative prime minister Margaret Thatcher, and The Sun credited itself with helping her successor John Major to win an unexpected election victory in the 1992 general election, which had been expected to end in a hung parliament or a narrow win for Neil Kinnock's Labour.[49] In the general elections of 1997, 2001 and 2005, Murdoch's papers were either neutral or supported Labour under Tony Blair. This has led some critics to argue that Murdoch simply supports the incumbent parties (or those who seem most likely to win an upcoming election) in the hope of influencing government decisions that may affect his businesses.

最尾的一句才是最精景,商人透過媒體公司對政治的影響,意圖影響政府的決定來利及自己的生意,這就是筆者之前所講「攻佔傳媒才是皇者」!

維基百科還這樣提到首相卡梅倫與梅鐸的關係:

In August 2008, British Conservative leader and future Prime Minister David Cameron accepted free flights to hold private talks and attend private parties with Murdoch on his yacht, the Rosehearty. Cameron has declared in the Commons register of interests he accepted a private plane provided by Murdoch's son-in-law, public relations guru Matthew Freud; Cameron has not revealed his talks with Murdoch. The gift of travel in Freud's Gulfstream IV private jet was valued at around £30,000. Other guests attending the "social events" included the then EU trade commissioner Lord Mandelson, the Russian oligarch Oleg Deripaska and co-chairman of NBC Universal Ben Silverman. The Conservatives have not disclosed what was discussed.

In July 2011 it emerged that Cameron met key executives of Murdoch's News Corporation 26 times during the 14 months that Cameron had served as Prime Minister.

有否覺得文中的私人飛機和遊艇的情節很熟口熟面?

筆者從不評論DBC事件,原因是我從來都「唔」認為DBC是為人民發聲,黃楚鏢以平租送豪宅,Baby做助選,所謂「還聲於民」,定還是「還聲於前朝」?


香港的情況如何?下篇再談!



2012年11月28日星期三

高置業比率的魔咒


早前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協助港府制定未來十年的房屋供應藍圖時,除鎖定長遠能具備財政能力的「中等家庭」為資助置業對象,讓他們購買房委會或房協提供的資助單位外;還特別指出當局不會設定全港置業比例「硬指標」。

筆者特別對這個「硬指標」非常感興趣,所謂置業比例是指自置居所住戶在家庭住戶總數目中所佔的比例。記得在老董年代,他也曾提出過希望提升全港置業比例至80%水平,而1999年時香港置業比例約為50%。

不同年代的思維和信念,此一時、彼一時,當時很多國家視提高置業比例為穩定房屋市場,但現已証實不可行!

西班牙是一個較明顯的例子。西班牙人的文化注重自置居所,西班牙政府提供按揭供款扣減稅優惠,由1985至2008年樓價只升不跌製造「樓市不死」的幻覺,西班牙的置業比例高達80%,個人債務亦同步上升。個人債務與除稅後收入比率由1986年的34%上升至2005年的105%,2008年金融海嘯淹致,幻覺破滅,樓市泡沫爆破,樓價至今還未見底。

圖一:西班牙私人債務

 
 
 
圖二:西班牙樓價1986-2012
 


另一個案例澳洲,澳洲政府亦提供首次置業貸款,投資和自住物業稅務寬鬆,高按揭貸款比率,政府限制土也地供應等等,令樓價在1970年至2010年間只升不跌,因此澳洲人的自置居所欲望也很高,置業比例長期維持在70%的高水平,但樓價自2010年開始下跌。

 

圖三: 澳洲的置業比例





 
 
圖四: 澳洲樓價2000年至2012年3月

 
 
 
高置業比率也代表居民高負債比例,澳洲房屋借貸與除稅後收入比率,由1985年低於30%上升至2009年高於120%。
 
圖五: 房屋借貸與除稅後收入比率
 
 


從西班牙和澳洲案例看出,經濟逆轉,高置業比率亦無法令樓市平穩,要跌的始終會跌。但高置業比率代表置業率飽和,居民高負債比例,購買力消耗,樓價一但下跌便江河日下。

事實上,高置業比例亦會不利樓市復蘇,樓價下跌後,社會大比例人口需要去槓桿化,置業新血欠奉,要樓市復蘇,必須等待社會人口去槓桿化完成。

根據政府統計處,截止2012年9月,香港自置居所住戶佔家庭住戶總數目51.8%,置業比率還有上升空間,只要樓價下跌,置業新血便會補上,重點是不要在樓市高位鼓勵自置物業和達至高置業比率,整體社會便不會被債務綁手綁腳!

2012年11月23日星期五

泥牛入海

看來十一、二月會是市場大肆炒作財政懸涯的月份,但筆者更擔憂的是下月日本大選之後,執政的政黨財政政策如何影響世界經濟。

如無意外,民主黨將會在下月落台,預期自民黨將會勝出,自民黨於周三指出,在贏得選舉後將設定2%的通脹目標,並計劃修改央行治理法律以提升央行與政府間的合作。

日本自1991年資產泡沬爆破後,經濟一沉不起,通縮維持了很長時間,1999年開始實施零息率,但通縮仍然持續,在息率低無可低之下,2001年3月至2006年3月,連續五年實施量化寬鬆,2006年短暫出現通脹,但通脹仍然低於1%,直至2008年尾,,金融海嘯之後,全球四大央行聯手注入共6萬億美元流動性入市場,貨幣寬鬆規模一時無兩,才將日本的通脹短暫谷上超過2%,然後自2010年10月至今,日本多次加大買債計劃,通脹仍然在-1%至1%之間,可見日本央行多年來量化寬鬆,有如泥牛入海!

 
 
不單止日本的量化寬鬆有如泥牛入海,英美也一樣:
 
 
 
量化寬鬆只能治標不能治本的方法!
 


日本多年的量化寬鬆不但無法谷起通脹,日圓匯價更是越印越升,印銀紙以達至日圓貶值來增加出口,也可能無法達到目標!



長期零息率和沒有經濟增長並不吸引投資,反而只能豉勵人進行套息活動,借日圓、買高息貨幣,結果造成對日圓需求增加而導致匯價持續高企。

日本人口老化問題嚴重,老人經濟以儲蓄收息為主,不能在日本收息便轉移致海外收,日本最大的出口勁敵是南韓,南韓電子產品和汽車出口的客戶階層與日本重疊,但便宜很多,日本大企業照顧員工一生一世巳不合時誼,近日多間大企業相繼出現財困,一雞死一雞鳴,這可能是經濟體系轉型的兆頭,此種種問題並非印銀紙可以解決!

政客漠視經濟和企業結構問題,硬要以量化寬鬆達至2%的通脹目標,恐怕更大量的和無了期的印鈔也無法達至此目標。倘若歐美經濟持續低迷,歐美也不斷地印鈔,中國和其他國家也惟有奉陪到底,面對全球海量的鈔票,香港這彈丸的經濟體,沒有貨幣政策的抵禦,可會造成超級資產泡沬?




PS: 上次文章之後,有朋友指出石原慎太郎的太陽黨令人想起軍國主意復辟。近日在太陽黨與維新會宣佈合併會中,石原多次提到,日本應該發展核武裝,並聲言要強硬對待中國。這番話有否可能成事都不重要,但巳成為國際頭條,這就是為何政客喜歡炒作富爭論議題,較於關注民生事項更吸引。我的看法是,這個八十歲的阿伯,仍然回味著二次大戰的光輝(老人家的通病),跟時代完全脫節。事實上,日本若發展核武,感覺最受威脅的會是美國,不要忘記日本是敗在美國的核彈,美國會讓日本有復仇的機會才怪! 還記得薩達姆的政權也是美國扶植出來而掉轉槍頭的嗎?石原伯伯想得實在太美!

2012年11月18日星期日

又是政棍的例子


我們看政治事件,如果能夠抽離一點去看整件事情,你會知道政棍是何等浪費時間,當趣劇看無妨!

去年日本和中國好端端的還在協議共同開發釣魚台島之下的天然資源,從來聽過釣魚島有個島主,然後失驚無神,日本右翼份子石原慎太郎挑起購買釣魚島分爭,迫日本政府在國有化釣魚島議題表態,日本首相野田佳彥以為承著種族分爭議題可獲得利益,於是動用公幣20.5億日元正式買島,初時野田住彥的確獲得眼前利益,成功連任成為民主黨代表。




不過,釣魚島國有化事件引至中國人大幅反彈,一片抵制日貨聲中,日本企業利益受損,日本經濟上季按年收縮0.9%,可能進入經濟衰退,「日本首相買完島仲衰過唔買島」,民意支持度下降至17%,另方面付鈔買島的錢成為成人之美的資金,石原慎太郎組織太陽黨多得野田佳彥,太陽黨將與維新黨合併,在下月12月16日的眾議會選舉中跟民主黨爭選票!最搞笑的是,石原慎太郎的太陽黨,平均年齡是七十五歲以上,成班老人家應該是用完了自己的退休金,希望在眾議會撈得議席出下糧吧!



這些政治事件,其實給我們很大的啟發,成班政棍,民生事項不顧,日元越印越升,國庫空虛,政府負債累累,還去買島炒作種族分爭,意圖撈得政治本錢,日本人民得益有幾多?日本現時最需要的是推動經濟的火車頭,然而政客重點竟放在國有化釣魚島,因為推動民生並不容易成為政治議題,也不容易成為傳媒的焦點,炒作種族議題卻容易引起輿論。

各位看官,有否感覺情節與香港很相似?QE、高通脹、高樓價巳非專貴議員的議題,焦點竟然是簡單的口號「割地賣港」,搞下司法覆核,質疑下個花棚。事實上,如有心推動發展,不是什麼都叫停,而是改到佢唔係「割地賣港」的計畫!佢個花棚榻下來都在私人地方,又不會壓到巿民,關人叉事!

中環街市因為保育而不能轉作寫字樓,現在又因長實與城規會在長江中心地庫停車場轉超市的官司爭拗,中環街市規劃發展要停,前政府總部西座又話保育而叫停,中環已經無地,周圍的寫字樓、商舖租金卻貴到上天,人都無地方用,卻在講保育!試問除了你的年齡和皮膚在你什麼也不做而隨時間改變外,還有什麼是你什麼也不用做而隨時間改變?答案是地價!哈!哈!

2012年11月14日星期三

黑莓極地反擊

社會越來越政治化,明明每天各自各在大氣電波、報章日鬧夜鬧,還在說言論自由受威脅,我看到的反而是政府沒有渠道「還拖」,在在証明攻佔傳媒才是皇者。

早排蘋果公司股價升至665美元,投資大行還在大唱可升至900、1072美元,筆者指蘋果股價巳經太高,果然升至700美元便「拜拜」,不懷好意者向來喜用傳媒興風作浪(政治亦然),所以話聽人講真是輸死!

黑莓開發公司RIM在11月11日宣佈,將於2013年1月30日舉行黑莓10發布會,並將在全球多個地點同時召開,美國投資機構太平洋皇冠證券表示黑莓10作業系統將“見光死”,RIM的股價因此大跌9%!投機者永遠都是在事情未塵埃落定之前,事情真相未暴光而大肆炒作!實情是如何?

其實RIM同時亦公佈BlackBerry 10平台獲得美國政府聯邦資訊處理標準(FIPS)140-2號安全認證,但就很少人關注。FIPS的認證,是黑莓極地反擊的關鍵。



之前在「比較iPhone與Samsung智能手機的商業模式」一文亦粗略指出黑莓的商業模式是利用密封的伺服器來包起公司客,在黑莓最輝煌的時代,金融企業界一人送一部黑莓手機,但當iPhone發展至iCloud,黑莓的商業模式巳變得不中用,所以說黑莓是被iPhone「打死」。

然而黑莓極地反擊戰,並非選擇走向iPhone, Samsung, Nokia智能手機爭崩頭的市場,反而是走向更極端,對資訊安全要求極為嚴格,令政府部門及其相關機構、金融企業等,更有信心地使用黑莓 10 裝置來妥善保護及儲存於智能手機上的敏感訊息。

在這個更極端的資訊保護的商業模式,將可鎖定客戶群為大國政府、跨國企業高層,銷量也有一定保証,是一個聰明的商業模式取向!

我身邊很多朋友曾經對我說,蘋果產品很霸道,iPhone的軟件分享只局限在蘋果產品,我多次指出,資訊保安是重大考慮。iPhone 軟件的設計如同一間屋有四面牆和一扇門包圍,要跟他溝通,必須由用家開門,這樣的設計確保軟件不會自動開啟及自行更改OS,這也是iPhone跟Samsung 的最大分別。有些人只用智能手機作電話、上網看報紙、電影、劇集、打機等基本用途,但亦有些人較注重資訊保安,原因是其智能電話儲存了一些重要資料,亦有用家多用手機進行網上交易,資料保安非常重要,因此iPhone是不二之選,所以我在之前的文章強調,不要貪免費Apps而Jailbreak你的iPhone,Jailbreak後便不要用iPhone進行網上銀行交易!Jailbreak後的iPhone即是Android機,倒不如去買Android手機,而Android機即等同PC,Virus scan是必須安裝的軟件。

然而,獲得美國政府安全認証的黑莓,保安層次比iPhone更高,今次可以說是黑莓避開與iPhone直接競爭而找出更穩妥的生存空間,所以個人認為黑莓股價巳見底,並且不應如大行唱得如此淡。









2012年11月8日星期四

熱錢的解讀


美國大選塵埃落定,雖然選戰激烈,但一如預期,奧巴馬獲得連任,老實說,如果共和黨勝出,不知又有幾多生靈塗炭!

奧巴馬勝出之後,道指第一個交易日下跌312點,有分折指焦點落在財政懸崖,或者讀者會奇怪筆者從不提財政懸崖一事,個人認為財政懸崖是用來炒作藉口,美股巳升至金融海嘯前的高位,但經濟是否好到那個地步?有升總會有跌,沒有升跌怎樣搵食,事實上美般在大選前巳經殘殘地,個人認為市場巳正在為奧巴馬連任做準備,多於財政懸崖。

奧巴馬的政黨民主黨,一向鼓吹減財政開支來削赤,克林頓年代也是善長削赤至財政盈餘!我在以前的分析巳指出過,從本地生產總值(GDP)數字內的細數字看出,雖然私人消費和投資上升,但政府開支下跌,導至GDP看起來停滯。另外,失業率無法大幅下跌,原因是私人機構增加請人,政府機構卻在炒人,這才將14,000億美元財政赤字削減至11,000億美元。奧巴馬當選,減財赤政策將會持績,市場怎樣看這些削赤政策,才是美股大選之殘殘地和現時大跌市的原因。

不過,我們關心的是港股的走勢,美國大選前,約400億港元熱錢流入香港,導至港股與美股背到而馳,這些熱錢很大程度是匯金入市之後加碼而來,有分析或市場傳言這些資金來自中國,目標是RQFII,亦有大師指這些資金會留在香港一段較長時間,不要以為是短時間!

熱錢那裡來、流去那裡,並不重要,重點是究竟這些資金是正常投資還是什麼?如果是中國資金,為何要以美元流入?取道香港,流入中國,最明顯的道理是易出易入,大鱷是什麼國籍無需考究,結果才是最重要。如我之前的文章所講,資金流入是會觸動貨幣局印港元,持續買美元沽港元會導致外匯儲備增加,結果是高通脹和資產泡沬,試想想通脹10%和經濟增長只得1%? 當然這極端情況未必會出現,但可令你領會現時的政經環境如何嚴峻!筆者也曾說過,金管局每天在以港元換草紙,美元叫Greenback,也即是草紙,試想想這情況,進來時是草紙,拿走時變黃金!筆者還是無法判斷應否歡迎這些熱錢!


看看美元會否山雞變鳳凰?


2012年11月6日星期二

財政政策 見招拆招


我的文章,今天見報。多謝唐兄!


經濟日報 (2012年11月6日)

財政政策 見招拆招

撰文:唐榮
欄名:專家樓論

寫了數天BSD與新SSD的影響,博客讀友「亂博」亦技癢,透過fb傳來一篇分析,今日透過本欄刊登:

熱錢持續流入,金管局在10月一個月內11度入市買入美元沽出合共322億港元。加息升值本是疏導熱錢的較有效方法,然而香港實施聯繫滙率,無法自行調節滙率和息率,政府可做的只有以財政政策來減低熱錢在社會流竄的速度!

減熱錢流竄 住宅最影響民生

在經濟學上,亦有提出可用的財政政策以應對熱錢:

1)一方面限制資本流入,另一方面令整體資本流出增加或取消控制資本流出之政策,令資本淨流入為負數,也可透過擴大滙率波幅上下限來增加滙率風險!
2)增加貿易自由度或滙率升值,令出口減少和進口上升,從而減少經常帳盈餘。此舉將减低外滙儲備過於冗漲,減少外滙流入的衝擊。
3)熱錢湧入令財政儲備上升,另一方面政府以對冲政策,如收緊貨幣供應和減低銀行使貼現窗的次數。
4)容許熱錢流入帶動貨幣供應上升,但政府透過加强銀行存款準備金,及限制信貸來調控貨幣流通量。
5)容許熱錢流入帶動貨幣供應增加,但為求減低擴張性通脹及遏抑實際滙率升值,政府同時以緊縮政策或行政手段遏抑需求。
在2010年,內地應對熱錢留入用上1至4的財政措施,而2010年11月金管局出招減按揭成數和港府實施SSD,正是4和5的措施!
如果明白經濟學,便不會奇怪政府出招打壓樓市,因為住宅物業是最影響民生,而銀行的按揭風險亦很大程度涉及住宅物業。
中古火箭 財團代付BSD對應
隨着熱錢持續流入,倘若樓價繼續瘋狂上升,在未能加大供應之前,可以預期政府干預政策將陸續有來!
有分析指內地買家鍾情買一手樓,政府實施BSD後,地產商將會最受影響,地產商原本的回應是不會減價賣樓。然而一周之後,有地產商賣新樓盤時,代付15%BSD,不減價並不影響價單,但代付卻會影響盈利。
盡管我認同BSD和SSD的良好意願,但我在評論BSD和加強版SSD的時候,只形容這些辣招為「中古火箭」,即可能不太中用,而樓市是吸錢的萬有引力,中古火箭未必能夠反萬有引力!
事實上,在樓宇供應仍然緊張之下,地產商是會惜售單位的,即使減價賣樓亦不會大幅減價。地產商拆招方法可以是代付15%買家稅,亦可借出買家稅,因此價格可能毋須調整。而地產商有很多收租物業作為現金流,代付或借出買家稅或輕微減價吸引買家,盈利影響只可能是5%至10%。觀從上周地產股表現,除BSD和加強版SSD公布後第一、二個交易日,地產股下跌約5%之後,上周中期逐步回升,這可能反映市場並不認為BSD會對地產股盈利有太大影響。
提防資產泡沫 租金將受調控
值得關注的是熱錢持續流入,在貨幣發行局的基礎貨幣套戥機制下,持續購美元沽港元,會令香港貨幣供應增加,外滙儲備膨脹。
已有一些研究指出,持續積聚過多的外滙儲備會造成資產泡沫,資產可包括股市或樓市,即使樓市被BSD和SSD壓頂,資金轉投股市,市民在股市賺得利潤,還是會投入樓市,所以兩個市場經常如影隨形。
另外,貨幣供應增加亦會引發通脹,高樓價帶動租金上升,令通脹火上加油,通脹猛於虎,高通脹可威脅政權,相信政府下一個要干預的目標將會是租金。
www.facebook.com/hktongwing

林奮強的哀歌

又一個為林奮強發聲的人。

(轉載)指點天下 - 王永平
林奮強的哀歌 
(2012年11月05日)

【am730專欄】我曾在此欄表示,基於客觀事實及時序,行政會議成員林奮強在賣樓事上沒有涉及利益衝突(見《林奮強清白之餘》1.11.2012)。雖然不少人提出質疑,我看不到有其他事實改變我的看法。但在賣樓的安排上,林奮強前言不對後語,加上有關地產代理發表的聲明,我認為有很多疑團需要執法機構進一步調查。現在林奮強申請休假行會,獲特首接納,這是個避免陷政府於撐與不撐兩難困局的妥協方案。不過,市民對特首和政府的信任再次被拖低,影響政府施政,卻是無可避免的事實。

我對林奮強今天的遭遇感到可惜。無論將來披露的賣樓過程及安排能夠證明林奮強沒有犯法或行為不妥當,不少市民對他的印象很難恢復舊觀。他能否或願意繼續參與行會工作,是個很大的疑問。

林奮強放棄高薪厚薪,成立黃金五十智庫,出錢出力,其貢獻香港之心,實在是遠遠超越不少扮正義、謀私利的政客。他說無意從政,只是特首一而再、再而三地邀請他加入行會,才盛情難卻。他當然是希望他的打造香港黃金十五年的種種建議能夠通過行會的關係,得到政府支持而落實。

我與林奮強只有一面之緣。但到了今天,我依然相信他是香港絕少的有心人。我亦不相信他加入行會是博取個人名利。在整個行會成員中,我認為真正有心有力的人,一隻手也夠數有餘。

從政是高風險行業。林奮強說他的「原罪」是擁有很多物業這個公開說法顯示他不適宜從政。無論如何,他對香港如何重新出發有很多、很好的建議。我衷心希望他不要因為今次的挫折而放棄貢獻香港之心。周一至五刊登


2012年11月4日星期日

QE Last Call


上週五,美國的數據繼續顯示復甦:

10月ADP就業人數增加15.8萬,好於市場預期13.5萬;初次伸領失業金人數為36.3萬,略好於市場預期37萬,但是續請失業金人數為326.3萬,高於市場預期325萬。美國就業市場整體呈現溫和復甦狀態。

另外,美國10月ISM製造業指數意外續升至51.7,高於市場預期由9月51.5,微降至51.2。期內,新訂單指數由9月52.3,續升至54.2;生產指數由49.5,升至54.4,重現擴張;投入物價指數由半年高位58,回落至55。

再加入颶風Sandy在紐約和新澤西州造成大肆破壞,破窗理論下,重建必會帶動經濟更上一層樓,亦會刺激通脹,預計半年內可見通脹,所以無限QE很可能快將完結。

亂博非常關注金價插水,週五金價大插37美元,直穿1700美元至1678美元。




正如我一直所講,QE3根本是多餘,政治意圖多於一切。金價插水更反影游資離開之前熱炒的資源及商品,什有撤資的勢頭!大家應注意今週金價會否持續下跌,而另一邊廂香港持續接美元,那可能代表是炒資last call來香港、亞洲終極一戰!跟順風車無妨,但美國出現通脹便是撤退之時!

偽核心價值


亂博今日有度氣,不吐不快!我並不認識林奮強,但林生人品如何,通行都知,他提倡的黃金五十年,你可能並不認同,但他身體力行去推動實踐,實在令人佩服!他為社會做事的心是無容置疑。

最近聽到有人說林是壞鬼書生,他是否壞鬼,見仁見智,但他能以自己的分析令自己財務自由,在下甘拜。

現畤的社會風氣很奇怪,那些經常說捍衛香港核心價值的人,卻經常未審先判,疑點並不歸於被告,有經驗買賣物業的人都知買賣物業不可能話賣就賣,由放盤至完成交易需時(聽聽專家分析http://hk.finance.yahoo.com/blogs/tokuhon/) ,林奮強根本不可能在政府出招前涉及內幕交易,但這些人卻竟然扮不懂,繼續誤導公眾,這是什麼核心價值!還明知沒有可能舉証的情況下,有事沒事都去舉報廉署,浪費廉署時間,知否這最終令真正需要受查的案件延誤!

至於林涉嫌額外佣金事件,現在已演變成公審,亦是破壞香港核心價值的行為!事實上,當案件巳被廉署立案,受查者根本不應再公開交代事情,因為廉署調查要密密實實。然而,傳媒和政黨不斷叫人交代,當事人實是有口難言,在無法自我辯護之下,傳媒卻繼續指指點點,行為如同公審,實是對當事人極不公平!我只是一名分析員,都大概知道法律程序,為何作為律師專業人士竟然不知,定還是扮不懂?

轉載: 林奮強誤墮政治氹
經濟日報 2012年11月1日


 

撰文:活力先生
欄名:關人馬事

 「我的朋友」林奮強終於「領嘢」,變頭條人物。認識林奮強近二十年,我阿活相信有資格做佢嘅品格證人。

 Franklin 雖長期於金錢圈打滾,但絕無市儈銅臭感,反之,學者味極重,非常強調數據、研究、理論與分析,有點書獃子堅持。

 佢獲得「最佳分析員」榮譽,百分之百實至名歸。事實上,小弟縱橫江湖多年,從未見過一個人掌握香港樓市脈搏可以比佢強。莫講經常出現傳媒之「樓市口水演員」,就算施永青、蔡涯棉以至掌管香港房屋政策官員,都未到佢水平。所以,小林投資物業市場乃長勝將軍。



 因為咁,佢先可以於五十歲生日前宣布搵夠,放棄瑞銀高職,自己用真金白銀請大群名校高材生,專攻研究「黃金五十年」落實計劃,希望令政府及市民更清楚香港競爭力所在,從而作出長遠部署。

 林奮強過去兩年,走遍大小社團、學校,幾乎逢請必到,宣揚佢嗰套。加上於報章不斷發表報告,終被「大勢力」(香港政府及北方)睇中,力邀加入行政會議。今年六月中,佢已向我透露「白過白」部署:「阿活,我決定加入行會後做全職成員,五年內不涉任何商業活動。故決定將部分物業先放售,儲備有五年生活費,以能無後顧之憂下服務香港,並測試自己嘅分析準確度。」

 小弟做證人,林仔未入行會前已將物業放售,絕非臨時行為。

 入政圈當然涉是非,但林奮強一生白過白,相信絕對毋須擔心。

2012年11月2日星期五

洗腦招應對辣招和QE熱錢

刻下好似好多人關心林奮強賣樓是否以權謀私偷步賣樓,講下講下又加多條罪,點講都係扯住來揪!正正就是老董年代的翻版,踢一個下台,捧一個上台,誰擁有最多資源,誰主導傳媒。一早講過,我們這些60後見識過了!

當年又是抽著梁錦松來砌,當年的我們受著失業高企,負資產之苦,很容易便受到某些媒體的觸動而羣起圍攻,打了梁錦松下來,直到兩年多前,我從朋友口中聽到:「其實梁錦松是做實事的人,只係當時D人係甘踩佢落黎!」講真,當年他的金句:「It's the worst of time, it's also the best of time!」如果聽得進耳,應該己經得益不少!

事實上林奮強擁有20幾個物業,賣兩個做生活費,講乜以權謀私?老友!持貨10幾年先賺得一倍,其實利潤算差!好多人09年買太古城,今時今日賣都賺一倍,買鋪買工廈仲可以賺幾倍有多,有些人買鋪持貨一週都賺過千萬!

人家無收行會人工,仲簽定加入行會期內九成樓唔會賣,如果樓價真係大跌,佢都好大鑊!講到加佣賣樓,賣一手樓的發展商咪一樣甘賣法,點解唔去嘈下佢地!

那些口株筆伐的傳媒和乜X黨,麻煩唔好成日霸住大氣電波當大部份市民聲音,每日自我洗腦,去真正聽下市民心聲,以上觀點都是由各討論區而來,林奮強有很多支持者的,他為社會做的事大家有目共睹,唔該慳番啖氣!

呢D傳媒好關心林奮強有冇偷步賣樓,教市民眼紅人家賺千萬,卻莫不關心BSD和SSD對市場的影響,相對金管局每日以港元換草紙,林奮強事件更是小事一樁!

PS: 大家都係分析員,我一定撐他!他是一個出色的分析員,請大家多留言支持他!請讓傳媒聽到我們的聲音!

2012年10月31日星期三

香港樓巳經沒有投資價值

今天經濟日報樓論專欄「連15%BSD 如頂峰入市」中,唐榮指出BSD和新SSD之下,「香港樓巳經沒有投資價值」,亂博亦贊同這種講法。回想亂博曾經在2011年5月寫過,在低息環境下,買樓收租最好盡借來賺盡槓桿回報,在2010年當按揭利息只得一厘,按揭成數做到85%,租金回報可高達21%,借貸比率與回報的關系是非直線的,如果有朝一日,銀行唔使首期借錢給你買樓收租,你的回報是infinity,即是無限。這篇文章改變了很多人對租金回報率的計算方法,當時亦得經濟日報的樓論刊登。

今時今日又如何?先再閱讀此文:

不同借貸率得出不同租金回報率 (2011年5月30日)
http://luan-invest.blogspot.hk/2011/03/2011530.html

很多投資者買樓投資都會計一計租金回報率,坊間很多人(包括地產經紀)都會粗略計算租金回報率,程式如下:

每月租金x 12個月 / 樓價 = 租金回報率 (1)


有些人還會減去地租、差餉、管理費等等雜項。這種計算方法只適用於無借按揭,100%現金買樓收租。如果投資者有借按揭,一般人就會用以下計算方法:

租金回報率 -- 雜項 (1%) – 按揭息率 (2)


亂博認為這樣計算方法太籠統,因為投資者借按揭做投資,其實涉及杠桿(leveraging),對於投資而言,杠桿比率越大,投資回報應該越高。計算租金回報程式應該如下:


假設投資者買一間$3,000,000的樓房,每月收取$10,000租金,一年租金$120,000,用以上程式計算不同按揭成數及租金回報,請看下表:


表一:



現在看看加息至兩厘,結果如下:

表二:

 




再看加息至三厘, 結果如下:

表三:




加息至五厘, 結果如下:

表四:



圖一所見借貸比率與回報的關系是非直線的,而我的看法是,如果有朝一日,銀行唔使首期借錢給你買樓收租,你的回報是infinity,即是無限。


圖一:
 

整個故事的要旨是低息情況下,如早前按揭一厘息,投資者盡借,租金回報是雙位數,買一間$3,000,000的樓房,收$10,000租金,借八成半,租金回報是21%,即使减去通脹率,回報仍然是雙位數,名正言順地抗通脹,風險只有樓價下跌。如果完全以現金支付,同樣的租金,回報只得4%,扣除通脹率,回報大概打和,但可賺樓價升值。(所以亂博一直唔明內地人用現金買樓,還要空置的投資理論是什麼?)

加息至兩厘,即約現時水平,投資者借八成半,租金回報就減至15.33%,但現時出租樓只可借五成,回報是6%。即使減去雜項,回報仍然有5%,大大高於一般人以為的4%水平。

加息至三厘,以現時出租樓只可借五成,回報是5%。減去雜項,回報仍然有4%

加息至五厘,借盡85%,實質回報巳跌至-1.67%,即使借50%,回報亦只得3%。減去雜項,回報只有2%。即是說加息至五厘水平,借錢買樓收租已不化算。

結論是買樓投資,在按揭利息低至一厘水平,投資者盡借才是最着數,現時按揭利息升至兩厘,只准借五成,回報仍然吸引,但扣除通脹,只能打和,如果樓價不漲,對抗通脹便成疑,不過還是好過無。在利息上升趨勢下,以五成按揭成數買樓收租,回報越來越不吸引,抗通脹惟有不斷加租和寄望樓價不斷上漲。


補充:以上程式未有將time-t series 計算入內,原因是要簡單指出低息環境下,投資者應盡借,以高槓桿提高回報率。但加息至三厘,槓桿優勢會減少,而加息至五厘,高槓桿效應消失。這條程式亦指出了為何銀行會認為三至五厘才是合理的利息水平。


今時今日,300萬只可買到約400至500呎單位,根據差餉物業估價處的租金指數,有關A類別物業2012年8月較2011年5月(寫文章的時侯)升了10.7%,以上例子每月租金增至$11,070,一年租金$132,840,租務物業只可做五成按揭,利率為2.5厘,回報率如下:



租金回報率為6.4%, 扣除約1%雜項開支,回報只較通脹(9月綜消費物價指數按年上升3.8%)多出1.6%,未能真正抗通脹,三年之內賣樓,樓價升幅要超過20%〈10%SSD+3%印花稅+律師費+地產代理(買賣)〉才約可打平。對於境外投資者和公司或非本地註冊公司,按揭成數只得四成,租金回報率為5.7%,扣除1%雜項開支,回報率只較通脹高出0.9%。若三年之內賣樓,樓價升幅要超過35%(15%BSD+10%SSD+3%印花稅+律師費+地產代理(買賣))。不要忘記,現在樓價巳是歷史高位,要在此水平升超過20-35%才打和,勞民傷財來香港買樓,除時贏粒糖輸間廠!個人認為香港樓真的巳經沒有投資價值!


轉載:連15%BSD 如頂峰入市

(經濟日報 2012/10/31)

撰文:唐榮
欄名:專家樓論


政府上周五再出招遏樓市,包括向公司及海外買家徵收15%印花稅BSD,另推出加強版SSD,適用期由兩年延至3年,各級稅階將劃一增5%,即購入物業後頭半年內轉售,稅率為20%、半年至1年是15%、逾1年而不超過3年為10%。住宅物業的投資價值還存在嗎?

再升16% 抵「真正」97價

唐榮認為,BSD的威力大於加強版SSD,因BSD是未見官先打八十的徵稅,尤其是今時「極度」接近「真正」的歷史高位時刻,對非香港居民來說,一方面是先吃掉15%樓價升幅,另一方面,對所有樓市「玩家」,要3年內出貨,不管是止賺還是止蝕,最低限度又被吃掉10%的可能利潤。

為甚麼是「極度」、「真正」?唐榮過去亦曾說明,以私人家庭收入中位數與樓價計算,亦即一般所指出的收入比(當然樓價各有不同計算方式),唐榮採用全年成交金額與宗數計算平均成交價格,1997年的歷史高位,當年平均每宗二手住宅樓價是386萬元,當年私樓家庭月入中位數是2.2萬元,大概要花14.6年不吃不穿不花抵銷樓價。

到了2012年,私樓家庭月入中位數是3萬元,今年截至10月25日,平均每宗二手交易成交金額升至453萬元,大概要花12.6年不吃不穿抵銷樓價。如果以今時收入3萬元計算,要達到14.6年這個1997年歷史高位,平均每宗二手住宅成交價應該是526萬元,與最新453萬元比較,大概還有16%左右的升幅。

稅率蠶食 「極度」貼高位

不少市場意見認為,1997年的住宅樓價並不能作為峰頂計算,所以突破1997年仍有無限上望空間,但若加入市民收入負擔這個因素計算,是否意味14.6年是市民所能忍受樓價的上限,到達這個水平勢必見頂。

依上文資料,現水平二手住宅樓價「極度」接近1997年的樓價收入比水平,再升16%便升抵,對非香港永久居民及公司名義買家來說,因為政府實施BSD這種未見官先打八十的稅率,今時以453萬元買入單位,加上15%BSD,亦即買家是以521萬元買入單位,幾乎等同1997年「真正」的歷史高位,亦即以公司名義買入單位,未來升15%也要蝕買賣各項費用。

如果是非香港居民個人名義買入,單位同樣要交BSD,換言之,453萬元買入成本升至521萬元。不幸要半年內沽貨,即使樓價繼續上升,而且抵達歷史高位,亦即526萬元,雖然帳面已成功抵銷BSD,但未扣除一大堆買賣費用,尚有SSD這個稅項,樓價要再加20%,以526萬元賣出計算即為105.2萬元、半年至1年賣樓則加15%或78.9萬元、1年以上亦要加52.6萬元。

這3個不同稅率,便是即使樓價再升16%,升抵真正意義的97價,但3年內,不同時間賣樓還是讓SSD帶來錄得的虧蝕,對非香港居民及公司名義買入,不管自住或收租,其投資價值驟減,而且好明顯是以「真正」歷史頂峰入市,同時樓價的可能升幅亦被相關稅率蠶食。

招辣不辣?對1997年歷史高峰14.6年的樓價收入比有極度戒心的,投資請三思。
 

2012年10月28日星期日

中古火箭反萬有引力

股市升巿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當全世界的股巿都在跌,香港恆生指數在升,當金、銀、銅、商品價都在下跌,香港恆生指數都在升。 

樓價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當經濟只得1%增長,失業率上升,樓價仍然每個月以2、3 %升幅上升,升市已經跟基本分析、基本因素無關,只與資金泛濫有關,可怕不可怕?而滯脹肯定比經濟差的通縮更難受。

 香港正再次經歷大時代,梁振英政府總算出手快。上週金管局一週之內四接美元,合共144億港元流入。週五收巿後,政府針對樓市需求,宣布推出兩項措施,包括新增買家印花稅,以及調高額外印花稅率,適用期延至3年。 兩項措施10月27日生效。 新增買家稅只會向境外人士、本地公司及海外註冊公司,徵收百分之15的買家印花稅。另外,改動後的額外印花稅方面,半年內出售物業的SSD上升至20%,1至3年內出售物業的SSD為10%。

 換言之,10月27日起,境外人士,公司及境外註冊公司的買樓成本增加15%,半年內出售物業更要多付20%, 兩項加起來,半年內的短炒成本多35%,三年內賣樓也要多付25%成本,稅率暫時大概抵消了人民幣匯兌方面所得的優惠,這是曾蔭權一直以自由市場之名而拒絕觸及的範疇。亦是這兩年主要牽著樓市向上的成交。 

SSD一直為人咎病的是令短炒變成長揸,供應因而減少,新的SSD2只會進一步收緊供應?樓價更要上升? 

筆者認為SSD1最大敗筆是沒有涵括公司和海外註冊公司買家在內。市場價格不是由成交多寡決定,而是只要有人願意成交便是市場價,管你只是一宗的成交!而公司與公司之間又很多錯中複雜的相互關係而造成的買賣,從而牽引價格上升。 

近年境外買家和公司及境外註冊公司都喜歡大手買入地產商的一手新樓,10月27日之後,他們要賭樓升值,便要壓上賭注三年,賭三年升幅起碼有25%,租金回報只得2至3%,賭得過嗎?

筆者估計,地產商需要減價以抵銷這項新稅,才可吸引境外和公司買家入市,新印花稅應會對地產商最為不利。 個人更認為這項措施切底將所有地變為港人港地,那麼地產商賣樓便要回歸香港永久居民的購買力。換句話說,地產商一是繼續囤積不賣樓,否則無論賣樓給境外人士、公司或非本地註冊公司、或香港永久居民,都要面對減價壓力!也即是說,地產商要減價賣樓,或者囤積不賣樓,盈利都會受影響,地產股的市盈率也必須下調。 

上篇文章「97的翻版」中,筆者提出過,大鱷再來香港炒聯匯和股市的相連關係,而且資金從金、銀、貴金屬、商品、歐美股市、借低息美元等四方八面的巿場,流入亞洲和香港。股樓越升越吸資,然而,香港經濟成也地產敗也地產,說不定梁的這一招可令地產股股價下跌,在地產股帶動下,股市與聯匯的相連𨶹係或可打破,而股樓不再是萬有引力。 

很多人一口咬定政府兩項稅將令供應雪上加霜,對上車人士更是幫倒忙!筆者認為若市場認為這是壓樓價,幫人上車的樓市措施,完全是一廂情願的想法。SSD1是QE1資金流入而作出的減炒賣需求措施,SSD2和新印花稅是QE3令資金再大舉流入而作出的減境外投資和公司炒賣需求措施,而金管局的多項按揭措施也只是減低銀行風險,在聯系匯率之下,政府無法使用貨幣政策應對資金流入,唯有是減低投資需求,而沒有條件上車的人更不被鼓勵在現階段上車。 

在這關鍵時刻,梁振英政府算是以快速決定來應對資金流入問題,但這支中古火箭能否反萬有引力,還是未知之素! 

梁政府夠膽跟地產商交惡,會否步上其老友老董後麈,走上被腳痛、被下台之路!這些情景,我們這些60後領教過了!

2012年10月27日星期六

中國的政治鬥爭

一早都話,上個月的反日遊行隊伍中有示威者高舉毛澤東畫像是暗示一些政治鬥爭。

轉載: 極左勢力重挫 仍不可小覷
(經濟日報 2012年10月22日)

重慶前副市長王立軍夜奔美國領事館,引爆中國政壇大地震,原本有望晉身政治局常委的薄熙來面臨牢獄之災,重挫內地極左勢力。然而諸多社會問題聚集,左派力量仍不可小覷。

薄熙來在重慶高舉「唱紅打黑」大旗,強力推行「均貧富」等左傾政策,不僅爭取到民心,更被左派保守勢力視為標誌性人物。左派大本營「烏有之鄉」曾公開組團到重慶開研討會,並獲重慶市公安局官員接見。

反日遊行 示威者舉毛像
隨着重慶「變天」,烏有之鄉網站被關閉,左派力量大受打擊,言論不再如往昔受追捧,但依舊保持相當的活躍度和影響力。在上個月的反日遊行中,有示威者高舉毛澤東像,更有人打出「釣魚島是中國的,薄熙來是人民的」橫額,令人錯覺文革重現。

左右陣營最近發生一系列意識形態衝突事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韓德強,因不滿八旬老翁「污蔑毛澤東」而當眾掌摑對方,並揚言普通公民就是一隻螞蟻、一隻蟑螂,被社會運動踩死是沒辦法的事。力挺「重慶模式」的左派學者司馬南在海南大學演說時,則被學生當場扔鞋。




主張均富 新左派仍受捧

有評論指,中國現在的政治制度已愈來愈難以應對複雜多變的經濟與社會問題,貧富懸殊、貪腐橫行、分配不公等令社會戾氣日增,新左派打着公平正義旗號,反對改革開放的言論仍受追捧。美國猶他大學經濟學教授李民騏指,當局應該聽取新左派要求實施更加平等的財富分配的主張。

政治學者吳稼祥也指出,政治有左右,就像人有左右手一樣正常,在民主體制下,左右兩派在政治市場上競爭,公民通過選票來「購買」。通常,左派偏向平等,右派偏向效率,「左派要平等,甚至是絕對平等,是不錯的。」

撰文:閭蘇敏




薄 熙 來本來是唱紅打黑主意者,極左派人士,忽然講起民主法治,有否覺得似香港的唐英年?

轉載: 7 百 人 聯 署 公 開 信 冀 薄 熙 來 案 獲 公 平 處 理
(香港電台 即時新聞  2012-10-23 HKT 00:55)

大 約 700 人 在 網 上 聯 署 公 開 信 , 要 求 全 國 人 大 常 委 會 , 就 罷 免 重 慶 前 市 委 書 記 薄 熙 來 人 大 代 表 的 程 序 , 解 答 是 否 符 合 法 律 程 序 等 疑 問 。

 公 開 信 認 為 , 薄 熙 來 被 罷 免 人 大 代 表 的 程 序 不 合 法 , 也 沒 有 給 予 他 法 律 上 應 有 的 答 辯 機 會 。 信 件 又 批 評 中 國 政 府 沒 有 依 法 處 理 薄 熙 來 被 控 涉 及 的 罪 名 , 沒 有 依 法 保 障 他 應 有 的 公 民 權 利 。

聯 署 人 之 一 、 成 都 市 民 林 龍 華 向 英 國 廣 播 公 司 中 文 網 說 , 他 聯 署 公 開 信 的 原 因 , 是 希 望 中 央 能 夠 依 法 公 平 處 理 薄 熙 來 案 件 , 中 國 能 夠 走 向 民 主 法 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