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3年4月21日星期日

全民爭地


上週看完港台的鏗鏘集都覺得好笑,這一集開始時提到浸會大學校長自2005年至現在一直跟政府爭取旁邊的前李惠利工業學院一半地皮建中醫醫院不果,最近政府規劃建住宅引起全校師生奮起抗爭。但事件的另一版本卻沒有被道出,政府方面指出浸大未有正式申請和即使申請也要經過正常招標程序,後來浸大拗不過政府而變招為只反對該地建成豪宅,頓將抗爭擴大至學生、市民與政府之爭。筆者對此地皮是否應建成住宅並沒多大興趣,但倒想指出這種全民政治化的抗爭手法。

節目中 亦提到愛琴海灣鄰近的一塊0.88公頃地,政府納入賣地計劃受到居民反對,屯門一間學校鄰近三幅地納入賣地表又遭到區議員反對,節目中的土地專家認為應發展爭議少的棕土,而這涉及收地,上篇文章己指出,這些棕土很多都是發展商的囤積地。而節目尾段便提出一個精要,就是曾蔭權年代的發展摸式是跟地產商共同發展土地。

自梁振英上任以來,不斷出現全民政治化的抗爭場面。之前新界東北發展,受影響的農地租戶只為1000個持份者,經過政治包裝後頓成全港市民都是持份者。後來梁振英將原先向發展商收地計劃改為共同發展,抗爭聲音隨之大減。

繼而是填海計劃,填海可帶來大量土地,政府的土地儲備增加,即使未有規劃用途,即時的好處是改變市民對土地供應不足的預期,肯定對地產商不利多於對市民不利,但經過包裝為政府不可信和只給地產商貨如輪轉的機會,竟然又可引起全民抗爭。筆者都想問,地產商建住宅若不貨如輪轉,難道囤積才是好事?奇怪!

最近政府計劃將添馬艦軍營對出海濱劃為軍事用地,撥給解放軍。在諮詢最後幾天,保護海港協會忽然出來反對,並聲明會收集10萬名市民聯署反對。一些網上媒體將之解說為原本「間歇性軍事碼頭用地」變成「永久性軍事用地」。但事實卻是巳有城規會文件指出94年時英國政府與中國政府就香港未來軍事用地達成協議,協議中決定於中環、灣仔填海區預留一幅位於解放軍駐港總部北面的用地,用作興建150米長的軍事碼頭。

先至聲明筆者亦希望可用海濱休憩用地,不過主客要分明,筆者估計添馬艦軍營對出的海本身巳是軍事用地,只是由於填海工程而未有正式規劃,筆者認為既然如此,司法覆核亦為解決爭議的好方法。Again,今次地皮規劃爭議又被提升至全民抗爭。

這些事件在在顯露了一些人希望透過發動全民抗爭來癱瘓政府施政。

投資除了要計算回報率,經濟前景也是考慮之列,而經濟與政治往往是不可分割,若政治不穩或政治爭拗不斷,何來會有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文化大革命的10年期間,不斷的政治批鬥,全民政治運動,結果是10年經濟停滯,香港現時的全民政治化抗爭,實在很值得關注!

2 則留言:

  1. 那股背後勢力,極有可能是由傳統地產商透過傳媒描繪及形做出來,故此,中國政府才要派出粱營出來抗爭,要真正收回香港,更派出國內地產商爭地建樓,希望成為第三勢力,分薄其力量,就此推斷,未來五至十年香港爭吵聲一定愈來愈嚴重,而香港的發展機遇及未來真不敢厚望了

    回覆刪除
  2. 吵多幾年,乜都阻住唔俾做,曲線支持地產可以繼續貴

    回覆刪除

請留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