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有見樓價不斷上升,而老曾說香港無地所以貴,因此而氣憤地在blog質疑「香港地少人多」的理論,而我相信我是第一個提出這樣的質疑,因為不久之後,這個概念便在媒體遍地開花。但當時的想法是香港綠化地帶很多,根本無需那麼多,而且更指出香港四面環海,要幾多地有幾多地,意思是只要填海,不愁沒有土地,說「無地」是騙人的講法。當時引起很多討論,詳見yahoo blog的「響應政府探索土地供應(一):香港冇地嗎?」現時有很多人斷章取義,然後結論是無需造地,無需填海,皆因香港還有很多間置土地,武斷否定填海造地,將來我們的子孫要為此付出代價,實在令人沮喪。
最近有本書╳「土地迷思」指出香港很多閒置土地,所指的是800公頃新界棕土,1300公頃丁屋空地,空置的1500公頃工業地,1000公頃軍營,1300公頃丁屋土地。
800公頃新界棕土,一拼計就很大,實質情況是怎麼樣?書裡沒有分析。所指的棕土是破壞了的農地,現時做了貨櫃場、露天回收場、停車場。究竟每幅這些土地的面積有多大?每一幅可以起什麼樓?單棟樓?太古城咁大?這裡一塊、那裡一塊夠做些什麼?商業區?商業大廈?有什麼交通到達這些地?有沒有路去得到?是否需要建路入去一層單棟樓?單是這個題目都夠他寫多本書,我就沒有時間去看這800公頃土地,逐幅硏究可以建什麼?相信大部份市民都冇這種時間,或者書的作者可以代勞!書的內容說產業轉型,使用率低,即是巳經沒有貨櫃了嗎?如果還有貨櫃,騰空了的貨櫃場,貨櫃放到那裡去?騰空了的環保回收場,環保貨物放到那裡?否則又是要用另一塊地來換?收回這裡一片那裡一片的棕土,需要多少時間?當業主知政府缺地,業主又會否開天殺價?高價收地,到時會否惹來官商勾結之指責?
1500公頃工業地,看來又是很大片土地,實質政府擁有的只有300公頃!其餘的要向業主買,應該由市建局去做吧,如果業權分散,政府要多少時間才能完成全部1200公頃的收地?市建局收完地仲要向政府補地價,全部過程需時十年?二十年?書中沒有估算。
開發郊野公園地,我相信政府都一定有計劃做,不過又是會惹起大班環保人士反對。相信很多人都有經驗,只要在facebook提出減少郊野公園地,即時有人提出:「這應該是最後可以動用」, 開發郊野公園土地跟填海取地一樣難!餘下1000公頃軍營土地和1300公頃丁屋土地,前者涉及與解放軍交涉,後者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並非能簡單解決,在此不作評論。
最近有本書╳「土地迷思」指出香港很多閒置土地,所指的是800公頃新界棕土,1300公頃丁屋空地,空置的1500公頃工業地,1000公頃軍營,1300公頃丁屋土地。
800公頃新界棕土,一拼計就很大,實質情況是怎麼樣?書裡沒有分析。所指的棕土是破壞了的農地,現時做了貨櫃場、露天回收場、停車場。究竟每幅這些土地的面積有多大?每一幅可以起什麼樓?單棟樓?太古城咁大?這裡一塊、那裡一塊夠做些什麼?商業區?商業大廈?有什麼交通到達這些地?有沒有路去得到?是否需要建路入去一層單棟樓?單是這個題目都夠他寫多本書,我就沒有時間去看這800公頃土地,逐幅硏究可以建什麼?相信大部份市民都冇這種時間,或者書的作者可以代勞!書的內容說產業轉型,使用率低,即是巳經沒有貨櫃了嗎?如果還有貨櫃,騰空了的貨櫃場,貨櫃放到那裡去?騰空了的環保回收場,環保貨物放到那裡?否則又是要用另一塊地來換?收回這裡一片那裡一片的棕土,需要多少時間?當業主知政府缺地,業主又會否開天殺價?高價收地,到時會否惹來官商勾結之指責?
1500公頃工業地,看來又是很大片土地,實質政府擁有的只有300公頃!其餘的要向業主買,應該由市建局去做吧,如果業權分散,政府要多少時間才能完成全部1200公頃的收地?市建局收完地仲要向政府補地價,全部過程需時十年?二十年?書中沒有估算。
開發郊野公園地,我相信政府都一定有計劃做,不過又是會惹起大班環保人士反對。相信很多人都有經驗,只要在facebook提出減少郊野公園地,即時有人提出:「這應該是最後可以動用」, 開發郊野公園土地跟填海取地一樣難!餘下1000公頃軍營土地和1300公頃丁屋土地,前者涉及與解放軍交涉,後者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並非能簡單解決,在此不作評論。
這本書用了很多數據支持不填海的論據,但事實無需想得那麼複雜,下篇再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請留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