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裏看完很多本書:
城市的綠洲:
再見!😘
Know your Risk 是第一步,管理好你的風險,財務自由係唔駛擺命博的 ,買幣不是高風險,儲存和賣幣出金才是,今集特別道出儲存和take profit 出金時如何保護自己
https://youtu.be/sxs-00Blcfc
買比特幣風險好高?買樓實賺?聽過負資產嗎?我認為買股票風險比較小,因為最多只是公司執笠,股票變廢紙,起碼不會「成個老襯,從此被困!」買幣控制風險是限制於投資總額的5%之內?我不反對基金這樣做,但這不是散戶杯茶,買幣本來就是年輕人的玩意.....風險控制當然不是基金做的方法
https://youtu.be/2XAWIqcxobg
跟人解釋比特幣和加密貨幣的事,很多時就像過外星人講外星話 , 過程令人沮喪,很多人認為crypto世界的事與他們無關,因為他們沒有投資crypto,事實上,投資角度看crypto只是低層次,crypto is not just about investment, its about disruption and innovation, 他們的發展正在顛覆實體世界對價值、公司、版權、企業營運模式的概念.....................
現時好多幤嘅底層區塊鏈都有智能合約,跟以太坊競爭, 若要了解他們的運作和各自的競爭優勢,我們必須首先明白智能合約的基礎知識。今集詳細解釋,筆者並且分析為何那麼多擁有新技術的區塊鏈智能合約平台,卻還沒出現真正的以太坊殺手?
近呢一個月都有觀眾要求我出片講Solana或者問我點睇?美國時間星期二sol出現9小時停擺,為何會出現這情況?Solana標榜快、交易費低,擴展能力高(即scalability), 他們如何做到呢?Sol 確認交易共識機制除了pos (proof of stake) 之外,還有proof of history (POH) ,POH是甚麼?今集分析Solana 的POH 技術,從而看看是否導至Blockchain停擺的原因!
#Solana #Sol幣
https://youtu.be/vu2A2jgiSlM
美國參議院在美國時間周一晚、周二早上,對基建投資法案進行最終投票,除此之外,當中加入上週才提出的加密貨幣課稅收修正案,亦會進行最終定案。這項基建法案除為基建籌措資金,亦把目標瞄準加密貨幣領域,希望從「加密貨幣交易」中課稅,籌得280 億美元資金,以支付過萬億美元基建開支。
法案內容要求加密貨幣經紀業者向美國國稅局(IRS)回報客戶資訊,而且還把「經紀業者」的定義擴大至「代表某人經常提供任何數位資產轉移服務」的任何一方,也就是可包括礦工、軟體開發人員、協助維持權益證明區塊鏈網絡的交易驗證者(validator)、節點.......看幣市近日的升勢,根本無人理佢,當然人是有腳的!EIP1559 於星期三即將出爐,以太幣價格即將大升!!
USDT主管被美國檢察官調查,喂!拉佢無用架!去中心化顯優勢! 趁奧運講香港有乜資源俾運動發展?從來沒有想過,相聚的時光是那麼短暫。你親切的笑容,溫柔的聲線,令我真心覺得おかあさん這稱呼是最適合。這一刻湧現着所有的回憶:第一次在香港見面,只是笑容,加上手語和翻譯,也能歡樂地一起吃晚飯吃上幾個鐘。
第一次帶着歲半的兒子去東京,約了在築地市場的一間餐館,因為找不到,遲到了兩小時,差點想放棄,原來只是在下車位置的轉角,沒想到你們還在等。
上次見面已經是五年前,一心想着一通關便會去日本…..
今天才急急找回那些一起拍的相片,原來很少,這時侯才頓悟,想見也沒有機會了。我很想跟你說:おかあさん バイバイ!
上星期六晚在止凡會客室live,有條問題關於雙重支付(double spending),引起–些爭議。麥加文已拍了影片,而且很詳盡,所以我也不浪費時間解釋了,請你們click 入他的影片。當晚我以銀行雙重提款作例子,可能我這例子不適合,但也不用工程師畫圖才可解釋的事情,因為double spending的概念很簡單,而我只是想用簡單例子說明,不用那麼大反應,因為利用漏洞犯案的人早已出現,拍戲都講過了。
有人質疑我不是技術背景,不用質疑,因為向來都是坦蕩蕩一個經濟師。經濟師對錢的認識肯定比工程師清楚,也是最懂看出錢的價值的人,開始時是由比特幣,之後賣出比特幣來換以太幣,事實上,這樣–轉是兌換多左以太幣的,結果是整體持貨價值比起只持有比特幣上升了很多,看懂了嗎?我是切切實實的投資者!談論技術不能有錯嗎?我認為大體上正確便可,因為我只是投資者,不是programmer...................重點在最尾,請看至最尾。 #Bitcoin #Ethereum #雙重支付 麥加文影片:https://youtu.be/lX_OwDELb9E今個星期六晚10:30pm,我會與止凡、百樂、麥加文大談加密貨幣,今次要跟風投技術合夥人百樂兄,仲有兩個投資猛人止凡和麥加文同場live好緊張,到時我可能GG都唔定,到時記得click入止凡頻道睇!
近日內地四川、新疆礦場被封場,加密貨幣大罧市,比特幣、以太幣跌20%,Dogecoin、DOT,跌得更多,礦場被封,比特幣算力下跌,跟幣價下跌真係有關係?美國聯儲局會議後,一如預期維持利率0-0.25厘不變,每月買債至少1200億美元政策不變,但局內多了官員預料2023年至少加息兩次,每次只加1/4厘,但市場仍然震盪,股市幣市均下跌,幣市牛結束了嗎?我在6月5日的閉門live亦有對幣市預測,今集節錄了那部份
https://youtu.be/pGoukmAJ6jM
#加密貨幣
#通脹
#通縮
Youtube內容:
1) 薩爾瓦多將比特幣定為法定貨幣
2) FBI 成功追回油管比持幣贖金是否意味Bitcoin被解鎖?加密貨幣交易所篤灰?
明晚 Live 的 zoom link 已 email 寄出,如未收到可再send google form 給我,明晚9:00 截止
https://youtu.be/k0SQdoYPERQ
亂博於2021年6月5日開Zoom閉門Live回答觀眾關注的問題,詳情在片尾交代。
片內容:
1) FTX開戶需關注的問題;
2) 反駁譚新強的謬論
3) 姜濤幣其實也可以釋放價值,視乎他如何安排幣的用途
中國加強打壓加密貨幣,幣市大跌,短線睇游資,長線睇咩?香港監發牌加密貨幣交易所咨詢已過,年尾立法,加密貨幣交易所只可開戶給擁有800萬投資組合的客戶,散戶將如何自處?今集分享!
經常都有人說比特幣和加密貨幣會被政府打壓,甚至近日Allianz經濟師認為比特幣不是大到不能倒,政府或會打壓比特幣,不過,我想問為何要打壓比特幣?比特幣和加密貨幣市值加起來差不多1.9萬億美元,相等於一間蘋果公司市值,是否大到不能倒?不過,這1.9萬億美元市值,等同額外印銀紙,而且有很好的經濟活動,為何想它們死?相信政府也樂見這個市場發展。
各大國不斷地印銀紙,銀紙貶值,只靠勞動力去賺錢,人工升幅慢,追不上通脹,長線來說,個人財富是下降的,人們努力工作,生活質素卻是倒退,這是一種勞動力詐騙,現在有更貼切的名詞叫「強迫勞動」!越早認清形勢,越早脫離強迫勞動生涯!
香港這個細小地方,平時假期可以返內地或澳門行吓,散吓悶,但無奈香港政府一直都拖延或沒決心解決疫情,內地和澳門都已經很自由,但香港仍然是一二三四五波疫情。
放假無法出外旅遊,全民被困香港,天氣好得萬里無雲,自然想起陽光與海灘,上星期去銀礦灣,沙灘被橙色膠帶圍封,有些人不理會,大家都坐得很遠,以保持距離,以免被感染COVID-19,但不久有警員到場,向遊人影相,不久沙灘廣播:「這是政府管理的沙灘,由於新冠疫情,所以關閉沙灘!請離開沙灘」,大概意思是這樣!不過,大家繼續坐,我見無人走,所以我也繼續坐。警員也沒有干涉。
今天天氣很好,我去了屯門咖啡灣,沙灘嚴密地被橙色膠網圍封,長長的沙灘空無一人,我見狀便像上次一樣,見內裡那麼空,便入內只想坐一回,不久有位跑步人士便干涉,他的語氣應該是一名警員,我也明白他應該是好心提醒,以免我被罰款五千大元,原因只是天氣很好,想享受陽光與海灘,那就不值了!但我還是忍不住問他:「究竟你們的法例是想禁止使用沙灘,定還是避免人群聚集,減低新冠病毒傳播?如果是後者,現在方元十公里都無人,如何感染病毒,更是坐一下都禁止!」那位人兄叫我打電話去「唔知咩號碼」,沒聽到了。其他路過的市民也笑了!
我是一個問題中老,無法理解完全禁止入沙灘的邏輯!大家想想,密封的餐廳可以四人聚集用餐,用餐時除晒口罩吹水,早前有食肆顧客連環中招,也沒有完全關閉食肆,密封的商場,空氣完全不流通,卻從來都不需關閉,街市人流密集,都不需要封,星期日的中環遮打道、空氣不流通的行人隧道、所有的行人天橋,都坐滿菲律賓傭工,沒有社交距離,卻竟然把沙灘完全圍封,這是什麼邏輯?
可否有人問問官員他們的邏輯是什麼?
我看,是那些管理沙灘的康文處官員仍然想放假,(所有公務員都已經返工了),唯獨是管理沙灘的康文處想繼續放假,只要不提政府班官,他們就可以繼續放假!
屯門人都好聽話,有路過市民跟我說,不要跟警察抝,他一不喜歡便給你五千元告票,這是今天的香港!
我想指出,Rules是死的,人是生的,若非世界上有一些人會break小小rule,我想強調不是犯法,不是殺人放火那種,只是在見到不合理的事情,看到空隙而謀求改變,這個世界便不會有進步。
如果當初阿當沒有犯規聽夏娃話咬了一口蘋果,這個世界便不會有人類!
昨晚美國10年期國債率上升至1.75%,美股下跌,近日多次都是如此,然而美國道指其實是創了新高才下跌,兩者都在輪流上升,市場正在玩蕩千秋遊戲呢!我們最終會否樂極生悲?好戲在後頭!
銀行在經濟不景氣時向中小企落雨收遮,隨時玩死中小企,這是我個人經歷,這也是為何我那麼喜歡比特幣和以太坊ICO的理念,出片之時比特幣巳升至60,000美元!
GBTC並不是ETF,而是Trust Fund Unit,OTC買賣,不過有律師、會計師監察,依循法律,產品依足法例規定,在現今互聯網即時報買賣價格及可在券商平台交易,實在無需必定要在SEC的交易所才可Trade,但投資者必須弄清楚買的產品是甚麼及其風險之所在!另外,本集會解釋為何我買Waves,還有選幣要看甚麼資訊?影片完全分析!
比特幣曾升至40000美元一枚、以太坊已突破1500美元,它們是否只是泡沫?升爆就收皮嗎?
看你點睇?如果你看作一場革命,發展是會不斷返來,而且越來越多新發展。
睇番貨幣歴史,只需要人接受使用作交易媒介就可以,當商業發展都上晒l網,網絡貨幣發展係好自然嘅事。1688英國金融革命造就中心化企業崛起,以太坊造就去中心化企業崛起,而Open source 軟件如Linux本身就係一個革命,因為它改變左人嘅睇法,同埋做事嘅方法,所以比特幣、以太坊、Linux全都是進行去中心化的革命。當去中心化的力量強大起來,散戶作為金融市場的主要參與者的主導資金力量也增強了,GME事件正正就顯示了這一點。
請看最新影片
上月有朋友WhatsApp 傳來證監諮詢文件,文件的其中內容是關於監管加密貨幣營運事宜,或者,他認為與筆者所做的事情有貼身關係,因此希望透過我的批評發聲。事實上,筆者近來實在很忙,這份文件的諮詢期將於一月尾完結,亦即是下星期,老實說,我並不認為會影響我,因為,如果監管太嚴,出走就是了,沒什麼大不了!
我是攪技術的,不是攪法律,我的目的只是做件好東西出來用,法律不就,便去第度,所以我其實對這份文件興趣不大,只看了一遍,沒時間慢慢咀嚼條文,但也看出一些問題,在此簡略指出。
首先,對散戶比較有影響的是加密貨幣交易所發牌,而且獲發牌的交易所只可給予專業投資者參與買賣,令我大感不惑的是,如何界定專業投資者?Goldman Sachs? JP Morgan?Microstrategy?如果他們是專業投資者,為何要等比特幣升了1000倍才開始入市?我心目一些科技人散戶投資者入市比他們早得多,對買賣行程更熟識,比這些人更配稱呼為「專業投資者」!
不過,只容許發牌交易所招呼所謂的專業投資者,更大的問題是,散戶無法透過參與做去中心化節點賺取交易費,因為賺了都無法在交易所轉換成法幣作為日常開支,這樣便會限制區塊鏈的發展,我始終認為去中心化才是區塊鏈的發展大勢,就如互聯網發展一樣,美國監管機構已批准企業使用public chain, see?這才是大勢,因為去中心化除了是保安的需要,還有是令區塊鏈普及化使用的重要因素。
另外,發牌交易所把散戶剔出,令散戶買了幣卻不能在香港兌成法幣,不過,散戶如我又不太擔心,因為Robinhood、PayPal 都可以買賣,又或者在Binance換成穩定幣,在其他地方兌換亦可以,而且將來必定會越來越多跨國機構參與,何時賣並不需要擔心,反而可能越揸越值錢,當然這些投資必須是閒錢。
另外,發牌理由一大堆:防恐佈活動籌旗、防洗黑錢之類,這些理由在整份文件說了很多遍,相信是收緊監管的主要原因。但我在Tidebit 交易額大小小,都必須填寫表格,以防洗黑錢和做足KYC,不明白為何現在只容許所謂專業投資者的大戶做?
還有一點,文件強調監管是為了防止造成系統風險,環顧過去多次金融風暴、金融海嘯,造成系統性風險,都不是由散戶造成,而是大到不能倒的企業如AIG、Goldman Sachs所造成,而往往他們做什麼,都是封閉式的,他們才是風險所在。
我諗,我要講的就只此而已,很多時,政府做嘢,不是我們這些散戶的幾句話可以改變,但我們也是很flexible的,我認為最重要是教育大眾,不懂就不要買,買就要後果自負。(完)
近日看到一些點擊翻閲一些舊文,相信是在做due diligence 吧!其實我還有一些舊文章,對民主制度作出深入的思考和討論,筆者是讀經濟做本科的人,是不會對政治冷感的,因為政治和經濟是分不開,政治取態亦會影響經濟發展的取態,也解釋了很多經濟現象。從我的兩本書藉,都有分析經濟和政治如何互相影響,尤其第二本書「財富潛藏區塊鏈金融革命」,由Age of Discovery 至1688英國金融革命作為核心分析,以古鑑今,互聯網的經濟發展必定對民主政治有所影響,從而窺看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寫的白皮書內容最後一段亦是這多年來的研究和思考後所得出,我認為可以走出困局的結論,完全是我手寫我心,寫成英文,因為希望可以在國際上引起討論。
在香港時間早上約四時,侵侵支持者衝入國會大樓,一度佔領國會,我不是在這裡說支持或不支持,或甚麼美麗風景線或譴責,而是想指出這樣的選舉,是很有問題。
究竟問題出在哪裏?我的白皮書指出了一部份,那就是選舉帶來的的問題,另一部份是制度的先天問題。
首先講講制度出了什麼問題,在西方的代議選舉,大部份都只得兩黨或兩大黨,主要是選舉要錢要資源,社會賢能科水,水頭充足便可在各大媒體製造聲音,影響你的選擇意向。當然越多黨派越混亂,在歷史上,曾經試過議會內有四十幾個黨,結果係什麼都傾不成,這結果是可以理解的,common sense!
兩黨或兩大黨的選舉問題,現在大家看到兩極化的問題,為何社會會兩極化?看看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兩黨所得到的選票,以percentage 計,民主黨得票率計是51.3%,共和黨得票率是46.8%,近乎是一半一半,怎會不是兩極?如果以總票數計,民主黨得票是81,000,000票,而共和黨得票是74,000,000票,(方便計算,零頭唔計),這叫小數服從大多數,但七千四百萬人這個數目一點也不小,試想想全部上街反對選舉結果會是怎樣?
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又是一個好例子,公投結果是52%對48%,48%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兩極是必然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