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代的文學作品、電影、藝術最能反影當代人的經濟、生活與及政治環境,近期看到一篇放在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的文章 "The Wizard of Oz as a Monetary Allegory" ,作者Hugh Rockoff
分析一部家傳戶曉的電影「綠野仙蹤」,原來背後有段不太多人察覺的含意。
電影「綠野仙蹤」的原著兒童故事「奧茲國歷險故事」,作者法蘭克‧
鮑姆 (Frank Baum) 以一個美國堪薩斯(Texas)少女桃樂斯(Dorothy) 與小狗多多(Toto)
連同房子被龍捲風吹到了奧玆國的歷險故事,隱喻1890至1900年當時農夫在貨幣與金銀掛鈎的幣制下被商人和銀行家欺壓和加大印鈔量以貶值他們的債務的
政治訴求。
原著中的少女桃樂斯穿著銀色鞋,與她三個路上遇上的朋友(稻草人、鐵木人和獅子)
一同踏上黃色磚路出發到翡翠國找奧茲(Wizard)
幫忙回家,銀色鞋是比喻銀幣,而電影中桃樂斯穿的是红色玻璃鞋便完全掩蓋了作者的原意,黃色磚路是比喻金磚之路,Oz正正是指黃金單位Oz,翡翠國內的人
帶上綠色眼鏡,令所見到的東西全是綠色寓意美元(Greenback)
,稻草人正正就是比喻農夫,本來沒有多少腦袋的人,經過歷險旅程才發現他們的智慧,鐵木人寓意當時機器漸漸取代工人令工人失業,膽小的獅子是當時幫農夫和
工人爭取訴求的議員代表萊茵(Ryan) 。
故事中的奧茲其實是比喻政治家,當桃樂斯的小狗多多無意中撞破了掩蓋奧茲寶座的屏帳,才發現奧茲原來只是一個招搖撞騙的平庸老人,在在反影作者對政治家的看法。
原著「奧茲國歷險故事」反影當時農業社會在由貨幣與金銀雙軌掛鈎制度轉至貨幣單與黃金掛鈎時所面對的衝擊,那個年代標誌著貨幣轉至與黃金掛鈎和工業轉至機器化引伸出來的問題,而美元與黃金掛鈎正正是1900年「奧茲國歷險故事」出版的年份。
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美國多部電影都關於貧富懸殊,其中《潛逃時空》和《極樂帝國2154》都是講述未來世界將是何等貧富懸殊。《潛逃時空》講
述未來人類的壽命成為了貨幣,富人能夠擁有很長的壽命,但窮人需要不斷工作來賺取壽命。而電影《極樂帝國2154》是講述公元2154年,貧富懸殊已達到
一個極端程度,超級富豪居住在設備和醫療完善的極樂帝國太空站,享受著美好生活,而其餘的大多數人只能生活在貧困、擠湧和飽經摧殘的地球上,每日工作只為
生存。這些電影的出現,應該是美國人民對美國長期大量印鈔而看到的未來吧!
而近年的電影《叛亂者》、《飢餓遊戲》更是甚有烏托邦的味兒,帶有年輕人革命的思想,其中《飢餓遊戲》,筆者以前文章也講過,其真正的信息是道出資本主義那種中央集權跟共產主義分別不大,而那種虛偽和冷血更是殺人於無形。
這種思想和風氣並不單在美國才有,近期大受歡迎的日本電影《進擊之巨人》,其中原著漫畫的城市設計是一個圈包圍另一個圈,而住在最外圈的是窮人,越內的圈越有錢,因此越窮的人冒著被巨人吃掉的風險越大,電影版沒有強調這種城市安排,失去了原本貧富懸殊的控訴。
而探討貧富懸殊的書藉"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更大受歡迎,可以說我們這個年代標誌的是貧富懸殊的嚴重性,這鼓貧富懸殊的怨氣隨著無限的量化寬鬆而蓆捲全世界,在在顯示一種改變或革命正在醞釀,是黎明前的黑暗。(未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請留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