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聲明,我只想弄清楚一些理據,而不是在放負。網上資訊很多,孰真孰假,各自判斷。
金融海嘯The Big Short主角Michael Burry大手沽空Nvidia, 其中Burry認為數據中心的GPU/伺服器的生命週期只有2~3年,會計上不應該延長使用年限,認為巨頭們降低折舊金額,從而提高利潤,有做假之嫌。但另一方反駁指出,其實AI 晶片的生命週期不是2~3年,而是6年,兩者差距達一倍時間,究竟誰是誰非?
我認為準確判斷AI 晶片的生命週期長短很重要,因為這反影數據中心的燒錢程度,除此之外,還有電和水的供應限制,經營AI 年代的數據中心,成本可能大幅抵消盈利。
曾跟硬件工程師討論這個問題,他指出AI晶片的生命週期的確可以延至6年,但AI的不斷發展,運算需求和速度不斷增加,因此也會要求晶片轉換至更快、更有效率和減低耗電和減少發熱量,所以一般只會用到2-3年便更換,雖然晶片可用至6年,但這會落後於發展形勢。
另一方面,由於美國現時的電力和冷卻用的水受到限制,地方亦有限,要維持AI的領先地位,一般會選擇2-3年更換新的AI 晶片,以增加效率,減少耗電和減低溫度。但又不至於一次過完全替換,而是分批換,因為替換的成本也不少,不過這批用了2-3年的晶片仍然可以在二手市場出售,計及折舊,還是可以抵消部份更換成本。所以AI晶片週期多於2-3年的說法也是無誤的!
中國方面,由於供電量大,供水也不缺,但欠缺的是技術更佳的AI晶片,那麼沿用晶片至6年也不成問題,甚至疊加使用,來彌補技術的不足。即使有新AI晶片,也未必需要舊換新,而是在旁邊再延伸建設,舊的繼續用。
我打個比喻,例如一個房間的尺數已經限制了,房間放滿了掘Bitcoin 礦機,如果要礦機能夠長期快過對手掘出bitcoin, 一是每兩年更換礦機,一是加多些冷氣機散熱讓礦機可以維持穩定運作和掘出Bitcoin 。這是我想出最佳的表達方式,畢竟我還是比較熟悉crypto運作!🤣
事實上,發展AI的數據中心,也真的與掘Bitcoin礦機相似,礦機算力一旦落後於對手,便會比較難掘出Bitcoin, 礦場盈利便會大減,甚至蝕本!
有說我對投資AI相關股票持保守態度,或者這樣說,我認為自己對crypto 的認知更深,例如Bitcoin的電腦節點是去中心化,營運算力成本也是分散至世界各地的電腦節點,當算力減少的時候,程式困難度下調,令掘出Bitcoin更容易,這樣,bitcoin 的區塊鏈仍可持續運作。
AI競賽中,競爭很大,如果要保持競爭力,便要不斷更新!但環境限制令基建無法擴張,只能透過2-3年更換新的AI晶片,如果經濟衰退,需求減少,算力便會過剩,是一定的風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請留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