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曾蔭權涉嫌收受利益案在高等法院審訊,令我想起幾年前本網誌不斷質疑曾蔭權的土也供應量,文章「土地供應也回歸97」列出兩表,以示老董年代和曾蔭權年代的私人住宅土地供應,其中發現曾蔭權年代的土地供應跟樓價指數走,2004/05至2006/07年,私人住宅土地供應只約2.8至6公頃,直至 2007/08年樓市創中期高位,私人住宅土地供應才上升至約10.6公頃,但仍不及1997年前的一半。在2008/09金融海嘯年,私人住宅土地供應全面剎停至零,2010至2011年一年間,樓價上升24.4%,中原樓市指數回歸97年的100點,私人住宅土地賣地量約23公頃,這才回到97年水平,亦即回歸至接近97水平的24公頃。
煲呔曾年代的私人住宅土地供應情況:
住宅供應用地少,或許是他害怕樓價跌,但商業用地批出的供應更少,筆者另一文章「商業用地未回歸97 」就指出,1990至1997的商業和住宅以外以拍賣賣出的土地,每年平均6.99公頃,老董年代的商業和住宅以拍賣賣出的每年土地亦有4.0公頃,而煲呔年代2004/05至2010/11的商業和住宅以外的每年平均批地只有1.3公頃,不要忘記,老董年代97至2003年經歷了亞洲金融風暴、科網泡沬爆破和沙士時期,大部份時間均處於經濟低谷的時代,煲呔年代的經濟增長有5至7%,除了2008年經濟只增長2.3%和2009年經濟收縮2.6%。我的結論是:
煲呔年代,經濟一點也不差,什至有幾年好過90至97年,為何供商業土地供應那麼小?曾蔭權曾經對新加坡傳媒自豪地說:「High rent is the price of success!」而事實是高租金才是商業土地供應不足的後果!
「少做少錯,唔做唔錯」,他只是做好份工,是我聽過最多人對他的評語,語帶「體諒」!不過有沒有想過為何商業土地供應會少於97甚至老董年代?難道香港無需發展經濟嗎?這就是「休養生息」的年代種下的禍根。
還有,在他任期之內,於2008年修訂的《防止賄賂條例》第4、5及10條已引伸至適用於行政長官,而他的案件便首次引用這些條例,究竟他是中傭定還是傭才?
有人認為選曾俊華會為社會帶來「休養生息」機會,從過去十年財政預算案的表現,我不會認為他是hea做,而只會認為他是一個長期墨守成規的人,他要做到休養生息真的不太困難。但以今時今日的政治惡鬥,連普羅大眾都認同香港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是件好事,卻仍然以推倒重新咨詢作為借口來拖後腿,(令我想起西九項目在曾蔭權年代推倒重來,一拖便十幾年),所謂的「休養生息」亦只是把惡鬥陣地移師致床下底而已,而再選一個特首屈服於商界及政治惡鬥,只會再一次提供禍根深種的機會。
社會上有種講法是曾俊華跟泛民有「計傾」,當中包含一種想法: 「中央要維持香港作為內地對外的窗口」,但其實這種想法已不合時,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於1990年時是3,608億美元,而同年香港的生產總值為769.3億美元,佔內地生產總值的22%,當時香港作為內地經貿、金融對外窗口是不爭的事實,1997年這比例仍然有17%,但已經在減少,2015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11萬億美元,而香港國內生產總值3,090億美元,比率只有2.8%,這個「窗口」已變得很細,其中理由是近年中國經濟增長得很快,而香港近年經濟增長龜速,而且近年中國在很多方面已跟外國直接對口,如果再想以香港經濟來換取政治籌碼,恐怕不會行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