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希望我評論一下BCH硬分义之爭, 這次爭議之大直接影響了整體加密貨幣市場的投資氣氛,導致市場在11月15日硬分义之後全天侯大跌。
讓我們先簡單了解BCH硬分义之爭議。硬分义的出現,通常涉及兩派源碼開發人無法達成共識而各走各路,把區塊鏈一分為二。
BCH是由原本比特幣硬分义出來,比特幣原本的限制是每秒確認三至七個交易,區塊容量只得1MB。2017年比特幣價格升上過萬美元一個,隨之而來是交易費上漲,人們只長期持有,這令到比特幣只能成為投資資產,卻沒有被普遍使用,原創者Satoshi Natamoto在其白皮書指出比特幣在日常生活使用的願景,然而價格高昂有違原意,這導致比特幣最大支持者Roger Ver (比特幣耶蘇)和聲稱自己是Satoshi 的Craig Wright 作出第一次硬分义來擴大比特幣新幣BCH的區塊容量,BCH 的容量提升至8MB,最高容量可達32MB。
BCH第二次硬分义的起源是,源碼開發人Amaury Sechet的建議是保持區塊最高容量在32MB,軟件升級目標是讓其區塊鏈支援智慧合約規定的付款交易,也即是跟以太坊睇齊,留位延伸發展,區塊容量最終是無限,這是BCH原鏈,也稱為Bitcoin ABC (Adjustable Block Size Cap),由Roger Ver 牽頭,並且獲得最大礦池Bitmain, 世界頂級交易所Binance,Coinbase的支持。
另一派由Craig Wright牽頭,目標是讓區塊容量由32MB 增加至128MB,他認為這樣能夠保持Satoshi創辦比特幣的原意,即比特幣的目的只在於成為日常支付系統應用,硬分义出來的新加密幣稱為Bitcoin SV (Satoshi Vision),以代表Satoshi願景。Craig Wright 已有詳細計劃將新幤應用於頻繁的商業交易。
事件引起最大關注的是,Craig Wright 威脅新鏈會蓋過原鏈程式,對Bitcoin ABC做成毁滅性破壞。歇斯底里的爭議連累整個加密貨幣市場,令人擔心分散式運作的加密貨幣經常無法達成共識而出現自相殘殺的鬥爭。另外,互搶算力,甚至搶走比特幣及其他貨幣的算力,導致市場混亂、也是今週加密貨幣大跌的原因。
話說回來,誰毀誰,還是要視乎礦工歸哪一邊,因為礦工確認交易,沒有他們,何來運作。當然,礦工是現實的,哪裡錢多便歸哪一邊,11月16日BCH硬分义翌日,從BCH原鏈(也即是Bitcoin ABC)的價格看,它是獲得較多礦工支持,計算能力較強(more hash power),據報導有66%的計算能力支持,不過這情況是可以隨時改變的。
話說早兩日BSV在進行流量測試時,嘗試以很大交易流量做測試,據說達一百萬個交易,因而導致有區塊通過不了或出現重曡,引起BSV被黑客入侵疑雲。Blah Blah Blah…講真,做測試是事前做啦,怎會是分义後才做?
筆者想指出BCH是由比特幣分义出來,BSV也是,他們同是用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 POW)來做確認,所謂POW,是礦工要競賽計出一條條很難的數涉及256位密碼,礦工互相對數確認,要有六個確認,然後全球update數簿,整個程序非常嚴謹,避免重複使用比特幣,亦即是BCH和BSV都是行這套系統的話,我無法覺得可以快到幾多。老實說,貨源歸邊,要炒起隻幣,無乜難度,BSV一日內升300%,問題是能否長期托市才是關鍵,這又要返回基本步:隻幣有無人用和有幾多人用!
更新軟件後的BCH,又即是BCH ABC,目標是跟以太坊一樣,可以配合智慧合約來使用,但像以太坊用途的幣已不少,EOS、Stellar、Electroneum、NEO等等,而且日後還會有更多,所以我見唔到BCH ABC在商業模式上有何優勢,BSV更不用説了,行POW,想每秒數百萬交易通過,又要快又要無double spending,一句講晒,我唔信囉!